阿德勒提出的目的论非常有意思。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目的,不是原因导致了结果,比如“我太懒了,所以我不能成功”、“我太害羞了,所以不敢跟他人打交道”、“我有某方面的缺陷,导致我某些方面不尽人如意”……这些“借口”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没被满足的需要,导致人们选择了现在的行为方式。简而言之,人们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今天看《儿童教育心理学》中《引导对优越感的追求》一章节中又提到了这一点,其中对于懒惰的儿童的分析,让我对目的论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懒惰的儿童选择懒惰的行为模式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在实际生活中,懒惰的儿童已经切身体会到了这种行为模式的甜头:
1、因为疏忽、懒散的态度,他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一个被人们指责懒散、没有上进心的孩子,经常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老师、家长都认为他需要更多的督促才能成功,因此会在他身上倾注更大的心力。懒惰的儿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2、因为懒散,他会获得更多的宽容,受到的批评会更加温和;稍有成就又会得到更多的认可;
在没有完成任务时,因为“懒惰”的标签,他们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受到的批评更加温和,对于自尊心造成的伤害更少。同样的,当他们小有成就时,与平常迥异的表现会特别突出,引人注意,与那些一贯表现优异的孩子相比,他们的成就更容易获得认可。
3、责骂转移了人们对他欠缺能力问题的关注。
懒惰就像一个屏障,掩盖了儿童内心深处更深层次的无力感。“如果不懒惰,我做什么都会做的很好。”这种认知对缺乏信心的儿童来说是极大的抚慰,避免了因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自卑心理,转而可以安慰自己,“只要不懒惰,我可以轻而易举的取得成功。”
其实儿童选择懒惰的行为模式,归根结底仍是某种能力的欠缺。引导这部分孩子的最好的做法是真诚地与他谈话,鼓励他,滋养他内心的勇气,同时找到他需要学习的技能,并持之以恒的进行训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