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有原因,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习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小秘密,并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
-01-
昨天晚上,因为我在忙自己的事,快到十点果果才上床,上床后,还是照例让我给她讲故事。(我们每天晚上讲一本故事,然后睡觉)她先是选了一本大孩子的恐龙的故事,我给她读了两页,感觉不太适合她,又想起昨天晚上她很喜欢的一本绘本因为太长,只给她读了一半,于是对她说:“对了果果,要不妈妈把昨晚那本美人鱼的故事给你讲完吧。”经过我一提醒,果果也想起来了,她兴奋的跑下床,去把那本美人鱼绘本找过来,让我给她讲,于是我把恐龙的书放到一边,开始给她讲美人鱼的故事。
讲完之后,我说:“好了,故事讲完了,我们该睡觉了。”可果果不肯,说还要把那本恐龙的故事也讲完。我跟她解释:“妈妈刚刚说了,今天晚上讲这本故事,那恐龙的故事我们就不讲了,明天晚上给你讲好不好?”果果开始闹脾气,拍被子发火,一定要讲完那本故事。
如果是平时上床时间早,我可能就给她讲了,可今天讲完第一本故事已经10点多了,实在应该睡觉了。我便没有同意果果的要求,果果不知怎么的,偏要讲,开始大哭起来。我看她的样子 ,其实已经困了,可就是拗着一把劲儿,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
我想抱她,她把我推开,仍然嚎啕大哭。这时,大概是老公听到了我们的动静,走到门外敲门。我赶紧跟果果说:“呀,是不是大灰狼来了呀?他听见这么晚还有小朋友哭,来敲门了!”果果愣了一下,勉强压低了哭声,同时赶紧钻到被窝里躲进我怀里,我抱着她,说:“嘘,不哭了。”一边假装对门口说:“大灰狼,你快走吧,果果已经不哭了。”老公也很配合的离开了。
果果又小声哭了一会儿,实在也太困,没一会儿便睡着了。
到了半夜,果果半梦半醒地把被子踢掉,我赶紧给她盖上,可没想过,她突然发起火来,不仅继续用力踢掉被子,还胡乱挥舞起小拳头,边哭边要打人的样子,嘴里还说:“你坏,你坏!”怎么也哄不好,想要把她的眼泪擦了也不肯,闭着眼睛说:“不要,我要哭!我要哭!”一直过了好久,果果才又渐渐地睡着了。
后来,我小心翼翼把她哭湿的枕头翻个面,她又闹了起来,像一头沉睡的小狮子被弄醒了一样。又折腾了好一阵子才睡着。
-02-
她睡着后,我却睡不着了,我在想她为什么突然这样。我回忆今天发生的事,是有几个地方出了问题。
一再拒绝她,并且忽视了她的情绪
昨天,果果好几次的要求被拒绝,想买口红糖,想在绘本馆里看书,想玩一会游戏,等等,都被我拒绝了,我回想,她从一开始的被拒绝,不开心,到后来嘟嘟囔囔地说:“什么都不给我!”,再到晚上,要求我再讲一个故事又被我拒绝之后,便爆发了。
我想,重点不在于“拒绝”本身,而是在于,昨天我拒绝她时,没有对她的情绪有任何的关注,没有“事先告知”,更没有“共情”,而是简单粗暴地把她带走。她的情绪一直积累,加上果果这几天感冒鼻塞,有点不舒服,本来心情就不太好。于是到了昨天晚上,“不讲恐龙故事”便成了稻草事件。
如果我可以在拒绝的时候,能够“看见”并关注到果果的情绪,跟她做一些共情,比如:“口红糖看起来很好玩,果果很想有一支口红糖是不是?妈妈没有给果果买,果果有点不开心了。果果想知道妈妈的想法吗?妈妈也很想给果果买,但是果果最近感冒咳嗽,吃了糖咳嗽就会更严重,如果要是去医院打针就不好了。”等等,总之,尝试去把她的心情说出来。可能果果的负面情绪就不会积累到自己无法处理了。
采用了看似简单快速的解决办法,实则隐患重重
在果果临睡前哭闹的事情上,我和老公用了“大灰狼”来了这样的方法,看似快速解决了果果的哭闹,但很有可能——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让果果的负面情绪只是被压抑,而并没有真正得到处理,同时,还让她受到了恐吓,于是在梦中发作起来。
惭愧啊!其实我一直知道,类似“大灰狼”,“警察来抓你”这种大人善意的谎言对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非说有好处,那好处只是对大人而言的。大人只图一时快速解决问题,对孩子进行这种看似无伤大雅的“恐吓”,但对于孩子来说,伤害却是很大的。
我表弟小的时候,有亲戚吓唬他说,如果在外面小便,老母鸡就会来啄你的小鸡鸡,吓得我表弟到很大了,都绝不在外面尿尿,有时都快尿裤子了也坚持要回家上厕所,可见他对这件事的阴影之大。
没有事先告知,而是想当然以为“我告诉过你了”,“你知道的”
以前,我每次都会跟果果事先约定:“妈妈讲完这本故事,我们就睡觉了哦。”“好的!”从没有出过问题。
昨天晚上,我想当然以为她明白我的意思,没有与她事先约定。而其实我的想法和她的想法其实是不同的。
我的想法是——我们用“美人鱼故事”代替了“恐龙故事”,讲完美人鱼故事就睡。
而她的想法是——先讲完昨天没有讲完的美人鱼故事,再讲恐龙故事。然后就睡。
能说谁的想法是对谁的想法是错的吗?都没有,只是没有做好“事先约定”。
如果我能像往常一样,先跟她做好约定,我们的约定不一定是按我的想法,或是她的想法,而是我们的想法。有了共同约定在前,执行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早上醒来,好友的群里发了以下这一段分享,看完之后有所感悟,加上昨晚的事件,形成了今天这篇小文,与君共勉。
让你的孩子知道,向你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是安全的,你也是会专心倾听的。因为孩子能管理自己的行为,他首先需要有能力管理行为背后的情绪。
孩子能管理自己的情绪,他就需要有一个安全的地方(你的怀抱等)可以尽情的哭泣,同时又不会被你制止。
如果孩子在年幼时期出现的激烈情绪得到接纳,他就能尽早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