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美食,但不太喜欢烹饪。
别笑。
烹饪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十分复杂。
我指的不是添加调料等让菜肴更美味的精细化操作(虽然这真的很难),而是说让食物由生变熟的控火过程:
首先,我们要建立起对火和食物的认知,知道哪类事物具备火的特性,哪种物体是能吃的。然后要能找出火和食物间的联系,知道火可以帮助我们咀嚼和消化,再利用火烧烤更多的食物,添加不同的调料,不断加深对火的认识,扩大火的用途。
这在现代人看来理所当然的认知过程,对于原始人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这需要大脑进化出两大优势:
发现模型的本能。对一个具象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应用。
发现规律的能力。对抽象事物(模型)进行再认知与组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先详细认识这两大优势,在此基础上再探讨高效学习的方法。
1. 发现模型的本能
进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尽可能准确地反应环境的特征,以提高基因的存活率。但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信息量越来越大,生物准确进行信息处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所以,大脑进化出一种高度归纳能力,将海量的信息凝聚成抽象模型,然后再根据模型的特征识别和认知类似的事物。
例如1111111是7个信息点,如果我们进行归纳“7个1”,就变成1个信息点。再如,我们可以提炼出火的特性“发光发热”,然后可以根据这个特性寻找更多的天然火。
动物也会通过这种方式辨认出天敌和同类,帮助自身更好的存活,所以寻找模型是一种本能行为。
本能的第一特性是快,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环境做出反应。它比大脑的分析判断更迅速,但这也意味着它是下意识的,并不是我们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策,非紧急状态下的本能决策很容易出错。
——《本能与情绪》
例如,我们喜欢用贴标签的方式认识某个人。
“标签”就是一种模型,代表某种特性,但你提炼特性时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单身也可以活得很洒脱,很自由,而不是苦逼的单身狗。
其次,由于信息有限,你在实践应用、进行特性匹配时可能会出错。比如你跟同事打招呼,但她没理你,于是你给她贴上冷漠的标签,但事实可能只是因为她没戴眼镜没看到你(说的就是我自己好嘛T T)。
最后,模型并不能真正概括某种事物。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即使他身上真的有某一负面特性,但也可能同时具备相对立的正面属性,从标签这种单一维度对某个人进行价值判断,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可如果要真正去标签化、全面客观地了解某人,我们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深入认识他,成本很高。
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用贴标签的手段,迅速识别出和我们价值观相符的人群,方便我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这是一种本能反应,但不是最好的决策方式。
不过只要我们下意识对人群进行分类时,提醒自己这是不对的,不要轻易对他人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评判,就可以将风险降低。
同时,我们可以将标签思维作为一种工具,如在建立个人品牌时,提炼自己身上的标签进行传播,更快速地吸引具有相同特性的人群。
"Don't judge me."2.发现规律的能力
如果说发现模型仍是一种动物本能,那么发现规律就是大脑真正的优势。
我们不仅可以从同类事物中抽象出模型的概念,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模型进行再认知和组合,找出不同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
这种对模型的整合能力,可以让我们处理更多的信息,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回到用火的例子。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人类诞生以前就存在于地球上了,如火山爆发引起的大火,雷电使树木等燃烧产生的天然火等。
然而,原始人是第一种看到火不立刻逃跑的生物。
他们不仅建立起对火和食物的认知,还能找出火和食物、以及其他事物间的联系,利用火改变了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减少了病菌和疾病传播,还用火驱赶野兽、冶炼武器工具,扩大生存空间,开启了征服自然的新纪元。
更重要的是,火的使用大大加快了大脑进化的速度。
在相同体格下,人类大脑皮层的体积是黑猩猩的2.75倍,大脑神经元数量是其1.25倍,每天消耗的能量比黑猩猩高出400千卡。
但2009年,Frederico Azevedo通过更严密的方法测算出,人类大脑结构中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之比,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相同。
也就是说,在灵长类动物里,人类大脑的体积和神经元的数量都是正常的。
那人类为什么能进化出拥有更多皮层神经元、耗能更高的大脑?
人类学家Suzana Herculano认为,火的使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物摄取的能量是有限的,要想拥有更多神经元让大脑成长,就要割舍一部分肌肉。根据测算,假设一个灵长类动物每天用8小时摄入食物,它可以拥有530亿个神经元,但身体重量不能超过25千克。
可原始人利用火学会了烹饪,打破了这一限制。
经过烹饪的熟食要比未加工的坚硬食物更容易消化,这不仅可以让人类在更短的时间内摄取更多的能量(黑猩猩每天要花5个小时咀嚼食物,但人类只要1小时),还能减少胃肠道的工作量,将节省下来的能量投资于大脑。
这笔投资,给人类带来巨大收益。
3.大脑的优势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谈到,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
人类可以通过建构想象共同体,进行大规模分工与协作。
比如国家也属于一种想象共同体,但当所有人认同都这一概念,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就能在并不熟识彼此的情况下,和成千上万的陌生人进行分工协作,这赋予了人类前所未有的能力。
那又依靠什么,人类能建构起想象共同体?
赫拉利没有详细展开,但我认为这是基于大脑的两大优势:
人类具有发现模型和规律的能力,能够运用高度抽象化的思维,将具象的事物和大量的信息压缩成模型,通过寻找模型间的联系发现规律,解释和预测正在和将要发生的现象,再依靠规律建构起新的模型,抵御可能发生的风险。
比如,在血缘纽带维系的原始部落中,人类不仅能抽象出“部落”的概念,分辨同族异族,还总结出这一规律:更多男性进行协同狩猎,捕获野兽的概率大大增加;更多女性采摘果实,能囤积更多粮食。
但不同部落男女比例不一,于是一些部落的首领结成联盟(新模型),进行优势互补,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再次增强。
再如货币的产生。
早期人类采用贝壳、贵金属作为等价交换物,方便进行物物交换。但随着人类生存空间和交易范围的扩大,金属等贵重货币不易携带等特点大大阻碍了商品流通,于是人类建构起纸币、甚至电子货币的新概念,搭建起新的货币体系。
这是历史的一大步,因为纸币和贵金属不同,本身不具备任何实体价值,更需要依赖抽象思维下构建起的信用体系。
所以,这种思维方式大大加速了人类传递信息、交流协作的速度,方便人类进行大规模合作,赋予了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
但同时,越抽象的模型,压缩的信息量越大,信息复杂度越高,对人脑抽象思维的要求也就越高,大部分人都要通过刻意才能习得这项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教育程度、职业经济价值的不同,就来自于大脑处理信息的复杂度和速度的差异。
为什么高中的 f(x) 公式能困扰学生那么久?为什么大学的微积分那么难学?
因为里面包含了大量抽象公式,浓缩了更多复杂的信息量,而我们从未接触过,所以处理信息的速度大幅下降,感到很难。
每一个教育层级的跳跃,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考验也进一步提升。
职业发展也是如此。
含金量越高的职位,越要求你能快速地处理更复杂的信息。
从纵向看,刚入门时你可能只需做好手头的工作,如市场部是设计文案、宣传语,但层级越高,你要处理的事物越多,不仅要从行业趋势、竞争格局、产品特色等角度思考市场定位,还要管理不同的项目、带领团队激励人才。
而且你处理的信息更加抽象,不是执行某个具体的任务,而是更多地思考公司战略发展、品牌价值。
从横向看,管理咨询师、金融分析师、律师等职业都要在短期内进行高强度的抽象思考,这****种工作本身对大脑的思维要求就很高,所以溢价空间大,回报率高,收入更丰厚。
但幸运的是,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训练提高的。
人类不仅可以通过学习,运用前人总结好的模型(定理、公式、分析方法等),还可以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现事物的联系和规律,迭代出一套自己的认知模型,帮助自己迅速地处理更复杂的信息。
这也是接下来要说的,高效学习的方法。
“A book, too, can be a star, a living fire to lighten the darkness, leading out into the expanding universe.”高效学习,指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处理复杂信息的速度。
复杂度指信息的抽象程度和信息量,速度指处理同类信息的熟练程度和处理全新信息的反应速度。
在不断总结、提炼和再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增强,处理复杂信息的速度提高,学习能力也不断加强:
-
一开始接触新概念,可以通过建立联系,将抽象模型转为具象信息,进行熟悉场景的联想。
——解决信息抽象化的难题 -
在熟悉概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炼同类型信息的相似特征,抽象出一套自己的认知模型,比如同类题型包含哪些相似变量,解题有哪些通用的步骤等等。
——解决信息量大的难题 -
然后在运用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这套模型,根据不同的场景,设计具体的操作步骤。将熟练运用这种模型的能力内化成一种本能。
——提高处理同类信息的熟练程度 -
通过对比异同建立起模型间的联结,将其作为更大模型结构网的一部分。
——提高处理全新信息的反应速度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我曾经反复强调的“共通性”:
高级咨询师,看到的信息、使用的模型和初级咨询师是相同的,但却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推衍出更深层的结论,这除了得益于他们的分析方法,还源于他们能利用共通性快速理解一个新的事物。
随着了解的行业越来越多,大脑里建立的相关神经元也越来越多,它们开始由单个的点逐渐形成网状的结构,构成一个知识通路。在进入一个新行业时,高级咨询师能快速触发原有通路理解新事物,然后又迅速建立新的联系,扩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良性循环。
那时我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而如今我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它是基于大脑优势提炼出的更高效的思维方式。
“七天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时,咨询师会借助一定的分析工具(模型)搜集关键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输出,例如撰写基本的行业报告。
这一步拉开的差距并不太大,因为是直接套用总结好的模型。
真正的差异在于,咨询师在接触不同行业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结合各种分析工具,提炼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模型,然后运用这套模型,设计不同的分析方法****,帮助自己快速熟悉一个全新的领域、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再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这套模型。
在这期间,咨询师通过建立自己的模型,提高处理同类信息的熟练程度和信息量;通过建立联系,将抽象信息具象化,提高处理新信息的速度。
我曾说过,不同行业要求的关键能力是相同的,只要掌握这些能力,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这种更高效的思维方式,就是跨行的关键能力之一。
不论你处于什么职位,什么行业,都可以刻意锻炼自己这种思维能力:
我现在处于什么业务链条?扮演的角色和创造价值是什么?最终的目标是什么?这条业务链对公司的意义在哪里?未来是否有发展前景?
我的职位,考察的最关键的能力是什么?运用在哪些方面?有多大溢价空间?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这些能力?
虽然你可以靠付费课程,直接获取别人总结好的模型,但你仍需要刻意练习,才能提高处理同类信息的速度,要在自己总结模型的基础上,不断联系、反思、总结,才能触类旁通,提高处理新信息的速度。
所以,付费不等于收获。
我也相信,真正的教育是授之于渔,启人心智,而不是培养一群等待喂养、惰于思考的人。
毕竟,探索、学习、思考,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
难道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