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面一直在说如何高效学习?学习要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想办法把知识实质地输入大脑,然后去深加工,还要时时保持自省,最后养成专注的习惯,做到这些,可以为我们的学习提速。
那是不是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就能让自己在学习这个千变万化的游戏中,收获到自己想要的成绩呢?
我想不能,除了以上讲的几点,我们似乎还忽略了“心态”,不管做什么,我们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才行。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不可能一直都保持这么理性,而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感性,或者自己的惯性思维当中。
那我们要如何才有更好的学习心态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学习的心态。
001面对压力
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各有各的压力。
曾经在跬步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对于追求卓越的人来说,优秀仅仅只是一个及格分。”而在跬步的人,个个都想追求卓越。当你处在一个优秀成了一种基本条件的环境里,你没有压力,那就有可能你已经被压得麻木不仁了。
那你会跟我说,你不去跟他们比不就好了吗?明明有压力,你为何还要跟他们去比呢?因为我们想要自己变得更好,不甘心就此停下脚步,所以我们经常无数次把自己弄得崩溃之后,重新收拾好心情,继续出发。
其实在痛苦中成长,是每一个高效学习者的必经之路。你要知道压力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只要你有所求,只要你想过得更好,压力就会永远在你身边。
在很多时候,我反而觉得有一些压力是好事,因为我们在某些高压之下,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在高压下,我们能成长得更快,在这件事情上,我深有体会。
我在任职期间,老板要我带着学校的老师一起读书。因为她知道我喜欢读书,而且我在线上训练营做助教,就是陪着学员一起读书。但是我委婉的拒绝了她,当时好多人都不能理解。
有人就问过我:“线上的人都是爱读书的人,肯定都不是泛泛之辈,而且还不熟,如果对方要是难缠的话,你也没办法。在学校大家都是熟人,你发下的去的任务,肯定没有人为难你,等等。”
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的留在高手如云的线上当助教,陪着社会各界精英一起学习。刚开始的时候,经常被那些优秀的学员碾压的‘鼻青脸肿’的。有时候20个助教轮流上阵,去与一个学员沟通到凌晨一两点。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经过一年的线上学习,我脱胎换骨了。认识我十几年的同学,跟我讲电话的时候都能感觉到我变化。
也有人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一定要找人来碾压自己呢?呆在舒适圈不好吗?我说:“你觉得,呆在温室里的花朵能健康成长吗?”现在的生活节奏那么快,你只有去更‘恶劣’的环境里,与压力共存,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大的生存。
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你太聪明,要么就是你的学习低效能。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尽量去选择一些有挑战的,即使是失败,也能有所收获。有一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伸手抓星星,即使一无所获,也不至于满手泥土。正所谓你瞄准了月亮,即使迷失也是在星河之间。
002面对“冒名顶替综合征”
什么叫做冒名顶替综合征?冒名顶替综合征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意思是由于自我怀疑和缺乏自信而感觉自己像个冒牌货。因为低自尊,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我们能力不够,或者认为我们根本就是无能。
总认为自己是个‘冒牌货’,因此不配拥有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人的关爱。
就像有些假的‘学渣’,明明就考得很好,满脸愁容地说自己考得不好。等成绩出来的时候,还名列前茅。等你去恭喜他的时候,他会说是运气使然,实际上并没这么厉害。
平时我很少穿正装,但是每次穿正装,总感觉穿在身上的衣服就像是偷来的一样。等等类似的情况,都叫冒名顶替综合征。
最好不要有这样的心理,因为一旦有这样的心理,就会很难感受到得意和自信。这样的负面信念一旦处理不好,会拖我们学习的后腿。
然后我们会经常担心害怕自己暴露缺点和不足,无法积极的面对挑战。时间长了,容易进入故步自封,最终会以拖延、回避的态度来避免可能遭遇的失败和批评。
如果你也有,别害怕,你并不孤单;调查显示,有百分之七十的人被冒名顶替综合征心态困扰。
有一次,我跟我学生的家长说起这个,你猜这个学生的家长跟我说什么?她说你应该感到高兴才是,那是因为只有处在优秀的环境里,你才会感觉到你周围的人都比你强。听她这样一讲完,我又释然了。
我有时候也会想:是不是我们想得太多了?现在每个人关注的都是自己,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关注你。是我们把自己太当一回事了?不管你是成绩的好坏,还是你身上穿的衣服,跟别人有半毛钱关系吗?除非你身上的衣服是对方的。所以不要整天把聚焦点放到自己身上,应该是把聚焦点放到手上正在做的事情上。重要的事,放在行动中,心别那么用力。
003面对嫉妒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我希望你过得好,但是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后面就有人跟我说,她就是看不得身边的人过得比她好。现在想想,这也没什么,人之常情。
冯唐说他家老太太(就是他妈妈),80多岁了,还有那么多的嫉妒之心。然后老太太说有欲望证明我还活着,如果我哪天不嫉妒,不贪婪了,你就得想办法了,那是你快要见不着我了。
所以在下次看到别人取得了好的成绩,你适度的嫉妒一下,也是无伤大雅。但是千万不能因为嫉妒之心,而忘了自己学习的目标。看到别人在学什么,你也想去学,也不管自己的基础,也不问问学了有什么用,究竟适不适合自己等等。不要因为嫉妒,而偏离了自己的初心。
我觉得吧!你有嫉妒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两页书,你嫉妒了,也改变不了他比你优秀的事实,也不会因为嫉妒后,对方脑海里的知识就能跑到你的脑海里去了。
004焦虑
我觉得不管是压力还是焦虑,只要活着,它们就会存在。
像我,每次考试的时候,我总会跟自己说,考完这个证,我下次再也不考了,结果呢?等到下次需要的时候,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报名学习,然后去考试。
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在我们抱在手里的时候,他们就在想,等我们会走路了,他们就会轻松点。等我们会走路了,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就想,等上学了就好。等到我们大学毕业了,他们又操心我们找工作。等我们到找到工作后,他们又操心我们找对象。找了对象结婚之后,又担心没有孩子。等到有孩子出生后,他们把孩子抱在手里,又在盼孩子赶快能走路等等……..。然后这种焦虑没完没了。
我觉得不管是我们考试,还是父母,只要完成一个任务,都只是对于“掌控自我”的短暂心理满足。看似获得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但是,实际上,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即使达成了目标,我们还是不能够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于是,我们只好咬着牙寻找下一个目标的救赎。
正因如此,这种对未知难以应付,不能掌控,也无法摆脱,所以就带来了焦虑。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对未知永远都有探索不尽的欲望,想要扩张,想要去征服。这种欲望除了是贪婪,也是恩赐,更是一种诅咒。这些东西都与我们如影随形,我们勇敢的面对就好。
不管是压力、冒名顶替综合征、嫉妒,还是焦虑,这一切都是来自我们对未来无法掌控产生的恐惧。
但是这也不是坏事,首先就像冯老太太说的,我们只要还活着,就会有这些感觉。其次,我们总是想让自己变好,所以才会有这些。是因为我们不甘心于平庸,也没有失去探索未知的好奇和对卓越的信念。
下次再感到压力、冒名顶替综合征、嫉妒和焦虑的时候,就与它们和平相处吧!
傅雷曾经说过:“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须你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正所谓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