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半生缘》中顾曼桢是一个有颜值,自立自强,性格温柔,并知书达礼的女人,最值得男人爱的女人,如果被娶为妻子,她一定是个“入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妻良母,然而她的命运很悲惨。
有四个男人,许叔惠、沈世钧、张豫瑾、祝鸿才。哪个是真正爱曼桢呢?

许叔惠跟曼桢是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天天朝夕相处,彼此很了解,叔惠家庭条件一般,他又是个想干点事业、有所作为的人,而曼桢家条件不好,负累沉重,所以他很现实,他们只能是友情关系。
许叔惠后来有喜欢的女人,是个富家女,由于自卑,不敢娶翠芝,他留洋后娶了一位跟翠芝性格类似的女人,然而不爱致予盾不断,最后分手。
看上去,沈世钧是最爱曼桢的,他们年龄相仿,有共同语言,由沈世钧同学叔惠介绍认识,三个人常聚在一起下馆子吃饭,然后自然而然地世钧和曼桢就暗暗地处起对象来了。
然而沈世钧的家是旧式家庭,他的父亲是个皮货商,在外面有一个得宠的姨太太,母亲是被冷落、嫌弃的正夫人。他母亲满腹怨气地忍耐着丈夫,没有自我,依靠老公养活。她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唯一在世的二儿子世钧身上。最终在丈夫年老多病、不能动弹的情况下回到她身边,把家业交给世钧打理,为她赢回了笑容和面子。
世钧是厌烦母亲的,母亲是个旧式妇女,他年青气盛时,在上海大学毕业后,为了逃避母亲对父亲的怨愤,而留在上海工作,他没有经济基础,只能在工厂里打工,收入甚微。他遇到曼桢,从曼桢身上看到不同于母亲的新女性形象,因而爱上了她。
然而曼桢家里境况太凄凉,有落寡的祖母、母亲,底下还有四个弟妹等着她养活,曼桢的姐姐为了这个家的生存,做过舞女、失足女,由天难嫁,嫁给一个地痞流氓。曼桢为了养家,做三份工,白天自已有份工作,晚上还要另外去打两份工,做家教,很辛苦,却还不能足够养活一家人。
世钧没有大的抱负,起初不愿意接手父亲的皮货店,后来迫于无奈才接手管理,因为父亲病重。他跟曼桢淡了两年恋爱,想结婚,却没有实际行动,空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对于曼桢家这样老弱组成、负担承重的一家人,最实际的就是经济能力方面的帮助。如果世钧早做到这一点,早点跟曼桢结婚,也不会发生后面的悲剧。
他对曼桢的感情是犹豫不定的,患得患失的,有些自私。他跟曼桢恋爱瞒着所有他身边的人,包括密友叔惠,还有他父母双亲等。如果是真爱,早就公开了,还用瞒得那么辛苦,曼桢去南京他的家里,都不愿意公开承认,实在让人鄙视。他想跟曼桢结婚,却嫌恶曼桢的姐姐。
他找不到曼桢,也就不继续找了,然后在一年的时间内,他由于空虚,很快跟不爱的发小翠芝结婚,向世俗妥协。翠芝家有钱,他母亲又喜欢她。那个时代的人都以金钱来恒量爱情,自由恋爱凤毛菱角。没有爱情的基础,彼此不爱的婚姻终将是痛苦的,只有他们内心清楚。他后来想起曼桢的好来。
所以,女孩子找对象不能找沈世钧这样的,看着舒服,男方只是谈谈恋爱,有人陪着玩,多么潇洒、快活,却不谈结婚,一托几年,黄花菜也凉了。
张豫瑾是最爱曼桢的,也最懂曼桢的心,欣赏曼桢的美。如果他跟曼桢结婚了,曼桢及家人的生活一定很稳定幸福,可惜曼桢不爱她。
张豫瑾有担当、有责任心。他始终关心着曼桢,在曼桢最无助的时候,帮她还债。他也是个有血性、有骨气的中国人,他身上具有我们最为看重的中国人的优秀品格,他愿意到家乡小城市去行医,虽为小县城医院院长,但他不屈服于侵略者日本人的淫威,弄得家破人亡。
祝鸿才是个恶棍,他欺侮人家孤儿寡母等一家弱小,用欺骗卑劣的手段残害强暴了曼桢,毁了曼桢一生。这种人十恶不赦,令人痛恨。但这种无品、无德的人却成为暴发户,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社会上却混得开,没有得到现世报应。
曼桢的姐姐卖身供养了曼桢上学,却因嫉妒曼桢,配合祝鸿才,把曼桢关禁闭起来,毁了曼桢。
这部小说还是有现实意义的,烟火味很浓,爱情很美好,却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洞察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