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进一些教堂,也去一些寺庙

进一些教堂,也去一些寺庙

作者: 叮雨 | 来源:发表于2017-01-25 05:59 被阅读161次

(2017.01.24)

一直追求的最想要的生活是,手里有书,袋里有钱,身边有你!

可被生活强吻了之后,感觉又被谁抽了一个嘴巴。

经常一个人旅行,会进一些教堂,也会去一些寺庙,但没有宗教信仰,除了自由!

隆冬季节里的被窝,睡不着时也会情义缱绻思量:“努力了那么久,现在怎么还是这么平凡?是上帝抛弃了我,还是奋斗不够……也许这辈子不可能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物了吧……但总要做点什么事儿,要不枉来世界上走过这一遭。

于是,从一开始,就拒绝了所有的“馈赠”。

可是,矛盾就在——比起不肯努力,执着追求,往往会更伤人。

(一)

常常行走,虽见得不是很多,但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挑剔的胃,维持健硕的身材,保护“无用却必需”的肉身皮囊,虽然还没交到能一路“废话”的朋友但自己起码不是“话题废”了,还顺便给疲惫的生活找一个温柔的梦想,彻彻底底地跟过往的悲伤、不安都道了别;也许,接下来还是要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一言一语地别。

细数这堪堪一世,迢迢半载,周围大多数人都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可自己不缺吃穿才是一种能力吧;将近年关总会于此方面的些许懊恼,也只不过是欲望超越了暂时的物质基础罢了。

社会其实很恶心的,至少“乌合之众”很糟心,熊孩子、聒噪的妇人、不可理喻的老头什么的,不注意时总会把自己也弄疼了;直到每次这样的时候去“深夜食堂”吃上一顿美食,哪怕是一碟炒饭、一碗馄饨,也能立即一扫阴霾,在世之快哉矣;也许这是我人生迄今为止的最大满足了。

其实“贪吃”满足“饕餮”之欲也好,走路寻找博学之意也罢,至少,总是想着美食和知识的,不会想害人或是麻烦别人了,肯定是个好人,你说对吧?(微笑脸)

(二)

因为常看杂书,会被人戏称是冬烘学究,可我生活的地方从来没有暖气,所以“烘”字总觉得不妥。

并没有在每天的规定时间阅读的习惯;鄙人阅读的做法是一种瘾,并未形成习惯,却主要是因为找不到不读的理由了。

旅行或者人生旅途会很美好、很忙碌,也会很遥遥,但人啊,却只有一生的长度,时间有限、资金有限、精力有限,社会还会给更多的因果来烦恼,所以其实我们也去不了很多地方,看不了很多风景。

可是,你看啊,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了不起的家伙,把他所在的地方的所见、所想写成了那么多不得了的书,无论那是一篇故事、思绪、小品文或者其他,都是这个世界乃至宇宙的那个时间段的一站一站的风景,带读者散发想象力,领略不一样的情怀、思索。

所以,是不是可以这么说,那些迷恋影视剧集的,大多都是自己想象力不足,要靠别人的思想来存活?如果没有“如果”,是不是就不会思考了?

人类渺小,穷此一生,走不完世界,读不尽书籍,可成本最低的“旅行”便是阅读了,领略千山、踏过万水、数尽人事、品愚昧智慧高尚低萎,不求求仁得仁,只愿在接下来有限的时间内还能保持这种“如吸食毒品的瘾”。

一杯清茶、一首好音乐、一本闲书,然后,原谅了整个世界。

(三)

毛姆在《人性枷锁》中说:“人追求的当然不是财富,但必要有足以维持尊严的生活,使自己能够不受阻挠地工作,能够慷慨,能够爽朗,能够独立。

腐国我只服两个人——JK·罗琳和威廉·毛姆——一个给了我少年儿童时期的所有想象力,另一个给了我青年之后的价值、世界、人生观启蒙。而《人性枷锁》里的这一句是我最喜欢的对于工作、生活、追求的理解。

物理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心理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职场的战斗中,若还能侥幸活着的都只是因为还愿意去理解别人和走更多的路的人。

而在世这么久,起码工作不是人生的追求,钱就更不是了;但工作是为了维持生活,使自己能够慷慨、能够爽朗、能够独立的基础。这些都是起码尊严、理想的奠基。

还记得,初入职场时,会因为想表现自己熬夜加班把方案图纸做得漂漂亮亮的,会因为同事聚会把自己喝吐显得很从众、合群、服从,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认可而开心很久地替别人出差……

后来,侯见人以旁人的身份说,方向错了,可事已至此,只能抽自己两嘴巴,然后换向重来;因为啊,没人能借我亡命天涯的勇敢!

(四)

从高校走出来之后,接触的面广了,但圈子小了,认识的人有限,所谓的对象也更加没有了。

前些日子,大志结婚时问我,“依现在这个情况,你潜在的对象应该有几个吧?”

我没按套路出牌:“好哇你,我要告诉小杨(他老婆),你的意思是你之前有好多潜在对象和相好。”

但我现在只是和她结婚了。”他轻蔑地说,也倒没有否认。

可能也是到了一定的年纪了,最近一年,“被认识”姑娘的数量是毕业前三年的好几倍;而大多这些“被认识”的形式还都无法拒绝。

大学的时候,常对同学杨过说:“好色要有品!”这种 “品”,不仅是品位,更是人品,正所谓你是什么人,终将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所以一直使自己也变好也就是这个原因了。

于是,杨过和我两个逗比,至今还单着,于此每每想起总觉得会笑到岔气。

记得,有次杨过说:“以后,你要是生女儿,叫丁香可好?”

我回:“没问题,但前提是你女儿得叫杨梅。”

他又耍心眼,“不对,叫丁香花!”

“也行,但你的得叫杨梅果。”

似乎我俩年少时对待未来的对象都太敷衍,都不太切实际了。


(末了)

走更多的路、看更多书、学习更多知识、礼节,明白人情世故,其实都是为了在这有限的时间遇到更多有趣的人,听他们讲有趣的事,也给你讲我这一路的绝骑风尘。

卡森·麦卡勒斯曾说过:人越是明白,越是有追求,就越孤独。

我总爱和人说,“但愿时光不负卿”,可自己又多么希望让时光也不要负自己!

对了,去年去澳门蹦极了,今年会去芭提雅跳伞,如果还活着,我想好好追个姑娘——说真的!

早就过了大惊小怪的年纪,但还是希望能遇到各种细碎的美好感动;

已经看过了那么多风景,却也更加期待着接下来的旅途!

26岁及以后的日子,愿自己:博学有识、读书有瘾、贪财有道、好色有品。愿我爱的和爱我的人都健康平安,还有世界和平!——写在26岁之前一天

相关文章

  • 进一些教堂,也去一些寺庙

    (2017.01.24) 一直追求的最想要的生活是,手里有书,袋里有钱,身边有你! 可被生活强吻了之后,感觉又被谁...

  • 为什么教堂免费, 而寺院是高消费?

    同样是信仰,都是精神寄托。国外有教堂,中国有寺庙。但是进教堂和进寺庙的目的却大不相同。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中国...

  • 教堂与寺庙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 一个清洁工,已婚,6年前嫌工作累,辞了,剃度出家,当了假和尚,收入翻番;不久后换了个庙,混...

  • 去寺庙的一些心得体验

    年初的时候,陪表弟去了九华山山脚下的一家寺庙。 寺庙虽小,但对求神拜佛向来热衷的表弟来说,这寺庙绝对的灵,他甚至认...

  • 寺庙、教堂及其他

    寺庙和教堂,作为东西两大宗教不可或缺的代表性建筑物,不管其风格、内涵还是功用,都有着很在的差异,即便是建筑物的选址...

  • 人生剧本起伏多变,剧本情节迭代反复发生,从不尽如人意。作为趋利避

    小时候受母亲影响比较“迷信”,对自己未来的命运如何感兴趣,相信有神明在主宰着这个世界,进寺庙会叩拜,进教堂会祈祷,...

  • 不再信你

    从此 信天,信地 天地间,没有你 从此 信命,信运 命运里,没有你 从此 信教堂,信寺庙 教堂或寺庙间,没有你 从...

  • 英国留学—教会见闻(1)

    在去英国念书之前,对宗教信仰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朋友带我去教堂时,我会感觉很宁静;另外去寺庙的时候,也可以感觉到那里...

  • 什么是幸福啊

    同事B说他周末去教堂听讲经了。我问他怎样?他说理念听起来不错的,通过一些小故事来说明一些道理。我说也对,起码得听上...

  • 今天去看腊梅了

    今天,呼朋唤友去赏梅了。 这些梅花开在一个寺庙旁。成了这个小城的网红点。 寺庙的墙跟腊梅相辉映。 前几天,对了一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进一些教堂,也去一些寺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gc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