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考:2013年,字节在国内首次引入OKR,随后互联网大厂纷纷跟随,甚至很多传统行业也开始吸收这项来自硅谷的管理精华。制定和回顾OKR,曾经是很多互联网公司每个季度都绕不开的关键词。但2021年达到极盛以后,OKR的热度开始消退,百度搜索指数也逐年降低,伴随而来的吐槽也越来越多。
一名某大厂员工在网络吐槽OKR,“每天的工作并不那么痛苦,真正痛苦的是写OKR,真的让我讨厌到想辞职。” 据了解,现在,很多大厂人开始不写OKR了。
对OKR的从热到冷,你想到了什么?请从企业管理角度分析。】
本文系属原创,著作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本人,抄袭者必究。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对OKR进行了基础介绍和应用探讨,本文第二部分分享了OKR热度消退现象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一、OKR的基本介绍及企业如何应用
1、 OKR的基本介绍
OKR,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是一种强大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旨在帮助企业或团队明确目标并跟踪其完成情况。通过设定清晰的目标(Objectives)和可衡量的关键成果(Key Results),它指导团队聚焦、执行并评估工作进展,从而实现整体战略目标。
2、OKR与KPI的异同
在讨论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时,经常会被与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绩效指标)相提并论。两者都是重要的绩效管理工具,但它们在理念和实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1)OKR与KPI的相同点:
两者都是用来衡量和评价组织、团队或个人绩效的工具。
都需要设定明确、可衡量的指标。
(2)OKR与KPI的不同点:
第一,关注焦点不同:
KPI更侧重于衡量已确定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成果,强调“做了什么”;而OKR更侧重于目标设定和如何达成这些目标,强调“要做什么”。
第二,灵活性有差异:
KPI通常是固定的、周期性的考核标准;而OKR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战略调整进行灵活调整。
第三,驱动方式不同:
KPI往往是外部驱动,由上级为下级设定;而OKR鼓励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目标设定,更具内部驱动力。
第四,视野不同:
KPI通常是短期和结果导向的;而OKR结合了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更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
了解这些异同点有助于HR更好地根据自身企业情况选择适合的绩效管理方法。
3、何为“对齐”?
在已经实施OKR的公司中,常常会听到“对齐”这一术语。在OKR的语境中,“对齐”指的是确保各个层级和部门的目标与公司整体战略保持一致。这意味着每个团队或个人的目标都应该与公司的总体目标相协调,以实现整体战略的有效执行。通过“对齐”,公司能够确保资源、时间和努力都集中在实现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上。
为了实现“对齐”,公司需要进行跨部门和层级的沟通,确保每个人都理解并致力于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这通常涉及将公司整体目标分解为各个部门和团队的具体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
4、企业如何应用OKR
当企业决定采用OKR作为其主要的绩效管理方法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并特别注意目标的“对齐”:
(1)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组织目标
首先,企业需要基于整体战略,设定清晰、明确的组织目标。这些目标要与企业的长期愿景相符,并且是可衡量的,以便评估进度。同时,要确保这些目标与公司整体战略“对齐”。
(2)制定与目标相匹配的关键成果指标
确定与整体目标相匹配的关键成果指标。这些指标应直接反映目标的完成情况,并确保团队的工作围绕这些目标展开,保持与整体战略的“对齐”。
(3)定期进行OKR的回顾、调整与对齐
在实施OKR的过程中,定期的回顾、调整与对齐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可以确保团队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和关键成果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与公司整体战略的“对齐”。
(4)结合企业文化灵活实施OKR
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因此,在实施OKR时,企业需要考虑到自身文化,确保OKR体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并促进目标的“对齐”。
5、具体案例分享:
某业界知名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为了提高投资回报率和风险管理能力,决定引入OKR管理方法。他们希望通过OKR的目标导向性,更好地驱动团队实现与公司整体战略的“对齐”。
在实施OKR的过程中,该公司特别强调了目标的“对齐”。他们通过跨部门和层级的沟通,确保每个人都理解并致力于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公司成功实现了既定的目标,证明了“对齐”在OKR实施中的重要性。
Tips1:企业在选择和应用OKR时,需要充分了解OKR自身特性及其与KPI等其他绩效管理方法的异同,确保OKR体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相匹配——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对OKR热度消退的看法
近年来,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作为一种流行的管理工具,曾受到众多企业的追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企业发现实施OKR的效果并不如预期,其热度也逐渐消退。对此,我们应理性看待管理工具的热度变化,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应对和调整管理策略。
1. 理性看待管理工具的热度变化。
管理工具,如OKR,都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诞生的。当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发生变化时,管理工具的热度也会随之起伏。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寻找最适合当前情况的管理方法。
例如,当市场环境稳定、企业追求稳步增长时,OKR等目标管理工具可能更受欢迎。而在市场变化迅速、企业需要快速响应的情况下,其他更加灵活的管理工具可能会受到青睐。
2. 分析OKR热度消退的原因。
OKR热度消退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一些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1)实施困难:一些企业在实施OKR过程中可能遇到了困难,如员工抵触新工具、管理层对实施过程的把控不足等,导致OKR的效果不佳。
(2)市场环境变化: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可能需要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管理工具来应对挑战。而OKR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目标管理工具,可能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3)缺乏持续改进:任何管理工具都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改进和调整。如果企业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来优化OKR的实施过程,那么其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3. 如何应对OKR热度的消退
面对OKR热度的消退,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1)持续关注管理工具的发展趋势: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最新管理工具的发展,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
(2)加强员工培训与沟通:通过培训和沟通,提升员工对管理工具的接受度和使用效果。这可以确保新的管理工具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顺利实施。
(3)不断探索和创新: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方法。这可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和时间,但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4、从OKR热度消退这一现象引发的思考:
从OKR热度的消退这一现象可以引发我如下思考:
(1)管理工具需灵活运用:任何管理工具都不是万能的,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这要求企业在选择和使用管理工具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和需求。
(2)重视员工反馈和需求:管理工具的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员工的反馈和需求。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管理工具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3)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应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应对市场变化。
Tips2:OKR热度的消退提醒我们,管理工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在面对这种现象时,企业应保持理性和开放的态度,深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寻找更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方法。同时,重视员工的参与和反馈,确保管理工具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