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767139/22d1bccea8ac9592.png)
原本打算每周写一篇小文,沉淀自己顺便陶冶情操,今天上线一看,哇!不得了,有8个人关注我,作为一个如空气般存在的中年妇女有人关注可是件不得了的事情,还一下来了8个,为此得喝上一杯!!我要留住这8个人不让她们失望。抖擞精神再来一篇,今天聊一聊在学校里的“吃”。
“吃”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它蕴含在文化范畴之中。有幸的是我闺女就特别的有文化,对文化的追求可谓异常主动并孜孜不倦。新学校上学第一天回来跟我说:“你得给我准备点吃的,同学们上学都带。”“啥?学校不是提供午餐吗?“老母亲疑惑问道,“是啊,他们第一节课下课后都拿点心出来吃。”原来是要准备“间食”,瞬间明白了。
德国的学校并不是45分钟一节课,甚至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作息时间也不同,这跟咱们无论大江南北学校整齐划一的作息制度很不一样。公立学校有可能早上7点就上课,也有的学校7:30,但是不管怎样也不会晚于9:00开始上课。我们上的学校规定每天8:30开始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一上就是90分钟基本上就是两节课连上的感觉。估计学校领导觉得孩子们刚刚起床精力十足完全可以挺住90分钟的课程。之后是足足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这段时间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间食,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各种漂亮、美味可以慰籍心灵的小食品在这个时间段享用,之后就是在学校的游乐场撒欢儿,可劲儿撒欢儿。长长的课间结束之后有可能安排再一节90分钟的课程,也有可能是40分钟的课程,这个根据课程的内容决定。中午就餐的时间各个年级不同,从11:30到12:30分批就餐,也就是说有的年级上午课11:30结束而有的是12:15结束。简单一句话,德国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甚至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选择的课程不同),一切都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制定。
我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当年上学的时候每到第二节课下课就开始觉得饿,忍到中午放学的时候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只有小学阶段第二节下课学校给一杯牛奶作为加餐,到了中学就饿着吧,没人理会,没人在乎,没人当这个时候的饿是一件事。到了这里,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要在十点钟的时候美美的吃上一顿,甚至上班的人也会在10点钟有一个茶歇。
每一个享受生活的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老妈子在受罪。小同学提出加餐要求的转天,老母亲就到商店去寻找间食盒子通俗的说就是饭盒。不看不知道,德国的间食盒子款式真多啊,各种形状、各种图案、各种材质、各种功能。德国人心思细腻在全世界都是出名的,他们居然做出香蕉形状的容器用来装香蕉还有专门带鸡蛋的以及方便携带各种餐具的容器。不过,这些设计在我这个粗旷的中国北方人眼里真的是很多余很多余的啊,也许这就是我需要提升的地方吧。千挑万选,选了一个认为小朋友可以喜欢的间食盒子,完成任务。
每天往间食盒子里装什么呢?我通常会准备一些超市买来的小点心、酸奶之类。当然,有的时候心情好且天时地利人和,我也会自己烤一些点心,通常这个时候小同学就会多带一些到学校分给朋友们一起享用。跟朋友一起享用美食的时光是美妙的,班级里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他们会把自己家乡的美食点心带到学校在上午的大课间与同学们分享或交换。在纯真的时光里,一边吃着各国的美食一边聊着各自的话题,也许聊一聊你的家乡我的家乡,也许聊一聊昨天的电视节目,也许聊一聊邻居家的狗或我家的妹妹。。。。。,天马行空,各种快乐。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间食不仅是用来果腹的,它给了孩子们一段美好的时光和记忆。当孩子长大以后,对这一段的记忆应该是各国美食的味道吧。想到这,老母亲我也陷入了美好的遐想,脑中的影像闪闪放光。好吧,为了我娃将来可以有闪闪发光的回忆,我努力准备好每一餐间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