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送罗单丹的文字,虽然她说她要平淡的缅怀,但字里行间却暴露了她感情的波澜。女生的文笔自然要细腻感性一些,感谢这些回忆,感谢这些美好的书写!
丁老师的语文课
罗单丹
这又是个命题作文,但我并不打算用以往命题作文的套路去写它。这是我生命中屈指可数的丁老师的语文课,我愿平淡地缅怀,谨此为念。
上丁老师的语文课,就好似喝一碗甘苦的中药一般——第一印象自然是苦。提心吊胆着上课随机的点名与作业的不合格名单,总需打起十二分精神:被点名的垂着头懊恼;没有被点名的同学听着丁老师对其幽默的指责,忍不住地笑。
苦尽甘来。踱步在讲台与走廊间,那深蓝布衣之士不似老师,更像一位智者。学古文时,我总爱盯着他的眼睛,耳边细细地听那抑扬顿挫的声调,想象着桃花源身临其境的梦幻,感受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体会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赤胆忠心与昂扬锐气。在别人眼里,或许那只是“中考必备古诗文”,但在他眼里,那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幅幅神奇的画卷。
初中有上百篇课文,我虽不能一一铭记在心,却总能在丁老师的语文课上得到拓展与思考。忆起《曹刿论战》一课,老师组织我们就“鲁庄公是否为昏君”进行辩论。两堂课后,不仅对课本进行了内容分析整理,还学会站在事情的对立面思考,可谓受益匪浅。说明文课上,班上的同学对某物理知识提出疑问,丁老师便马上发起讨论,并动员同学们课后去查找资料,探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们对真理的探求精神。
丁老师的语文课远远不止书中的内容。记得初一下学期的选修课是“汉字之美”,那一“山”一“水”,一“风”一“雪”,从老师的口中娓娓道来。从字形到字义,再到诗文中的应用,均化作一声声惊奇的感叹,滴入知识的源泉。这种语言之美是淡雅的,予我心灵的触动。
说起老师的作文课,那更是令人难忘。丁老师和我们讲讲那校园里那两棵开花的异木棉,说说他在火车途中用垃圾袋写下的手稿,谈谈生活中那些触动情思的小片段,教会我们用心用情去对待生活,多发现,多思考。我感觉这三年我们学到的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语文素养,而不仅是那些光鲜亮丽的成绩单。考试只是人生中的小片段,而语文之美,则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上百次的40分钟,丁老师在我们的心之峡谷里播下了一颗颗幸福的种子,在不远的将来等着它茁壮成长,蔚然成荫。可惜,三年时光如今只留下两位数的倒计时;丁老师的语文课也屈指可数。我只好把它们存入记忆的宝匣中,留作纪念。或许当很久以后我再回想起丁老师的语文课,首先浮现的便是那身深蓝布衣。那深蓝如典雅的山水画般越描越淡,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痕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