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刷完了最近大热的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女士》第一季,看完心潮澎湃,触动不已,然而更多的还是对女性意识的思考。
剧中的麦瑟尔太太Midge是一个典型的50年代上西区中产阶级太太,自小生活优渥,一毕业就嫁给了年轻英俊的富二代Joel,过上相夫教子的闲适生活,完全契合直男癌的想象。
整部剧中,Midge给人呈现的形象都是一个精明、阳光、充满活力、可爱的犹太女子。她对自己的妆容和身材管理极为严苛,丈夫从未见过她卸妆的样子,而她也十年如一日地测量自己的身材,从未发生过任何变化。
她对自己的生活有着超前的规划,从小就在内心建构宫殿,等待幻想中的人。6岁决定选修俄罗斯文学,12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型,13岁决定去布林茅尔大学,而所有这些都是为找到她的白马王子铺垫。他们会结婚,生两到三个孩子,然后在优雅的曼哈顿公寓中提供赎罪日晚餐。
在她预设的剧情里,一切都尽如人意地发生了,却从未想过有一天这座宫殿会坍塌。
她也没有想到,她所嫁的不过是个围绕着自己转的巨婴。Joel的工作以及他们所住的豪华公寓皆由他父亲安排,因为无法自给自足,他就把这种压力丢给旁人,不惜肆意伤害自己的妻子。
和这种人相处,不知不觉就会被奴役。因为他不管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无法犒赏满足自己,既然内心无法丰润自足,自然对他人也无法慷慨爱意。
可笑的是,丈夫毫无征兆地离开了Midge,父母表现的不是安慰和鸣不平,而是把责疚归于她。甚至劝她梳妆打扮,赢得丈夫的回心转意。
然而,在这件事上父母又是完全无辜的吗?难道不是他们把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成功标准加诸孩子身上?
还有这个让女性极力讨好和取悦的男权社会,难道不是他们给Midge的生活添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装饰感和仪式感,产生了对寄生生活的向往?
尽管被贴上无能标签的Joel令人不齿,但从他和讨好型人格的Midge身上我们都看到了另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社会和家庭在一个人身上产生的不可逆的后果。
当然,Midge不是一个人。
放眼社会,即使到现在,家庭主妇也稀松寻常,但50年代的美国家庭主妇似乎更不一般。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刚从战争中恢复过来,重归正轨,开始新生活的呐喊如鲠在喉。
养家的重责重新落肩男性,女性的角色应为『快乐的家庭主妇』,而家电的普及又使主妇从日常锁务中解脱出来,妇女有更多的时间来研修『精致』。
各种广播、电视、杂志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们,需要为了丈夫变得更美。女性的穿着在公共场合应该是面容姣好、精致透亮,总是带着协调的帽子、鞋子、袋子、腰带、手套和珠宝。
50年代也被称为最时尚和优雅的年代,迪奥重归华丽,香奈儿坚持简约,小清新纪梵希,Yves Saint Lauren纷纷涌现。
走出40年代的简朴, 女性被各式印花,条纹和波点的消费主义袭裹。
每一个品牌的成功都与时代密不可分。
1947年,时尚先锋迪奥彻底改变了时尚行业,而它所创造的强调女性线条的新样式贯穿了整个50年代,开启了一场『新风貌』(New Look)的时尚革命,即使到现在,依然力透时空。
圆润平滑的肩线,丰满尖耸的胸部,用内衬撑起的宽摆长裙,布料全部使用密织的塔夫绸,百褶裙蹁跹荡漾,赋予女性优雅的步态,再加之碗形的帽子和长手套,这样的设计重新唤起了19世纪中期的高贵典雅,亦是安乐盛世的服饰标配。
在布料仍是配给品的战后第二年,迪奥的华丽惊艳欧洲,在以军工装为主流的暗淡期,重新燃起了女性的优雅与性感。
业界甚至这样评价:是Dior的New Look真正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纵观全剧,女士的穿着无不是精致典雅,色彩明亮,亦为了追求能够匹配华服的沙漏型『蜂腰』身材煞费苦心。
但总体来说,50年代的时尚本质具有极大的趋同性和协调性——制式、套装、消费主义,不存在“混搭”的概念。社会对于穿着有着统一的标准,人们的服装趋于一致,没有太多个性化空间。
这是一个50年代女性被物化,生活的重心完全围绕丈夫,过着金丝雀般可怜生活的故事,也是关于这个年代女性在父权社会突破传统桎梏,在举步维艰的脱口秀演艺圈中通过努力获得认可的故事。
可喜的是,我们在Midge身上看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她在酒吧服务生Susie的助力下,她从家庭主妇转型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走上独立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逆袭之路。
在这个必须磨灭个性化、掩藏自我的以精致为生活目标的时代里,看似『完美』的假真的比『不完美』的真更值得鼓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