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读大二,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场活动后,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校报写了一则短消息。几天后,我的文字第一次变成了铅字,那一刻,我似乎有范进中举的兴奋。因为,在此之前,我都是看别人的文字,而这一刻起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名字在报纸上也有,也就是说我也是有名的人了。
几天后,我收到了校报的稿费,这是我的第一笔稿费,1元钱,没错,就是人民币1元钱。当然,投稿并不是为了稿费,更多地是名字变成铅字的成就感。
此后的八年时间里,我的很多工作都与写作八竿子打不着,也没有要专门从事写作的宏伟目标,甚至业余写作的想法就没有。所以这期间的八年里,我没有公开发表任何文字,当然也就没有任何的稿费。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八年后,我兼职了单位的宣传干事。由于是兼职,所以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而且单位的宣传重点是网络,纸质媒体投稿也是想起来了就投,没想起来也就没想起来罢了。
就这样在2012年里,陆陆续续有一些文字见报,但是报纸的稿费还是好多年前的标准,一般情况也就是五元到三十元。还有些报纸压根就没有稿费,甚至连样报都要自己到处去买。不过,我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这对于一个业余的作者来说,其兴奋度远远高于区区几十元的稿费。
正是这些不断见报的铅字支撑了我不断去读书写作的兴趣和热忱。也正是这些文字的积累,才不断提升了我对文字的把握能力,增强了我对文字的应用能力。所以后来的几年,我也是越写越多,越写越得心应手。
特别是2013年,我有2篇千字以上的通讯在湖北日报版面头条位置发表,这是对我的肯定和鼓舞。这,也更加激发了我对写作的热情。
为了更好地写作 ,我开始大量读书,读专业的,读文学的,读历史的,也读哲学的。总之,零零碎碎地读了不少,也越发发现还有很多好书要读。不过,因为本职工作并不是写作,也没有要写作的宏伟大志,所以并没有聚焦,更没有专注。
更好的消息出现在第二年,2014年,也就是第一篇稿子见报的十年后,我非常荣幸地获得了湖北日报通讯员好新闻三等奖。这个奖是根据作品评选的,一年只有50篇获奖。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获奖名单,可以说90%以上的获奖者都是各地宣传部专门从事新闻工作的部长、副部长,至少也是新闻科长。而我完全是一个无名的业余兼职宣传干事。
因为获得的这个奖,我是唯一作者,我收到了报社寄来的奖金600元,这是当时我收到的单笔最多的稿费,没有之一。当然后来有超过这个数的。加上之前报社寄来的60元稿费,那篇文章我一共收获了660元。相比十年前那篇1元的稿费,我实现了660倍的飞跃,不过这花了我近十年的时间,真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