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的规定。”
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请教我孝的问题,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的规定。”
樊迟问:“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按照礼的规定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按照礼的规定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这里告诉人们孝敬父母要以礼。
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②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
孟武伯问怎样做到孝。孔子说:“做父母的只是为子女的疾病担心。”
这里告诉人们:子女别让父母担心除了疾病之外的事就是孝。
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zhì),“武”是谥号,“伯”是排行。
3.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
孔子说:“现在说的孝,只是说能做到供养父母。(然而)就是(家里的)狗和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不敬重父母,那么赡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里孔子告诉人们敬重父母才是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