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驱动:解决焦虑和耐心 坚持的意义

认知驱动:解决焦虑和耐心 坚持的意义

作者: 飞猪的浪漫 | 来源:发表于2023-12-09 16:22 被阅读0次

第一,完成焦虑。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太满,每天都活在截止期限(Deadline)面前,比如同时想学很多东西,但时间根本不够用;每天要例行完成的事情太多,耽误一天就觉得喘不过气来;随意承诺他人,日程安排总被不重要的事情打乱……总之,只要内在欲望涉及面太广或外在日程安排过紧,我就很难做到深入和从容。

第二,定位焦虑。如果在零基础阶段就直视该领域的能人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不焦虑都不可能:某某这么年轻就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了!他们已经抓住风口、占据先机,我何年何月才能这样?原以为这个绝妙的点子只有自己能想到,没想到人家居然把产品都做出来了……错误的定位只会让人觉得一切都来不及了,事实上,这根本就是错误的对标。

第三,选择焦虑。有时选择太多也会让人陷入焦虑,比如突然有一段自由时间,却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最后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摇摆不定上,静不下心做最重要的事,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另外,很多能人的观点也让人纠结,比如A说阅读要只字不差,B说按主题阅读,不用读完,看上去两个人的说法都对,但做法却完全相反,到底该用哪个方法呢?人喜欢唯一性和确定性,面对多元和不确定,靠天生的习性怕是很难应对。

第四,环境焦虑。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外在环境的限制,比如因家庭、工作的影响,有些事想做却做不了,还有些事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这种低效或无力有时也会让人抓狂。

第五,难度焦虑。有些书就是很难读,有些文章就是很难写,有些知识就是很难懂,有些技能就是很难学……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不下决心与之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缺乏耐心根本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和自己的道德品质也全无关系,这仅仅是天生属性罢了,每个人都一样。如果你觉得这些共识仍有些虚无,那不妨再观察一下身边的婴儿、孩子和成人。

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揭示的正是这种力量,不过要想获得这种力量,我们需要冷静面对前期缓慢的增长并坚持到拐点。

 对于任何没有特殊资源的个体或群体来说,坚信并践行这个价值积累规律,早晚能有所成就。当然,前提是选择正确的方向,并在积累的过程中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地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

舒适区边缘另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它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

人类的天性却正好与这个规律相反。在欲望上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导致自己终日在困难区受挫;在行动上避难趋易,总是停留在舒适区,导致自己在现实中总是一无所获。如果我们学会在舒适区边缘努力,那么收获的效果和信心就会完全不同。

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多即是少,少即是多”的辩证关系在图1-5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停在表层,我们就会陷入欲望漩涡,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要,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若是能深入底层,盯住实际改变,我们就能跳出盲目、焦虑、浮躁的怪圈。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微观规律是学习的平台期。这个规律表明,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学多少是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

几乎任何学习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进步很快,然后会变慢,进入一个平台期。在平台期,我们可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看起来毫无进步,甚至可能退步,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假象。

当我们清楚了上述规律之后,就能在面对长期的冷寂或挫折失败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而我们继续坚持。

从这个角度看,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这也侧面回答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当我们知道的规律越多,就越能定位自己所处的阶段和位置、预估未来的结果,进而增强自己持续行动的耐心。

相关文章

  • 认知驱动9.26-开启新的篇章

    先说一下阅读《认知驱动》开篇的感觉,与《认知觉醒》不同的是,《认知驱动》开始转向成长的目的、意义、方向,不再是简单...

  • 耐心和坚持

    最近在读一个原创作者的文章,感觉是这样的,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有时候搭边,有时候不搭边,不搭边的时候多于搭边的时候。文...

  • 耐心和坚持

    想想无论做任何事,觉得最难的就是需要对它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坚持。 有许多人想要写作,可写着写着就自动放弃了,因为他们...

  • 耐心和坚持

    想想无论做任何事,觉得最难的就是需要对它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坚持。 有许多人想要写作,可写着写着就自动放弃了,因为他们...

  • 《洞见》笔记

    建立认知闭环,解决成长焦虑: 选择学习认知→_→践行验证认知→_→调整迭代认知。 1.选择已被验证的认知,学习之。...

  • 【快速阅读369/400】《认知驱动》

    【快速阅读369/400】《认知驱动》周岭著。认知创造价值,价值改变命运,真正消除焦虑,获取人生幸福。用底层规律开...

  • 认知驱动读书笔记

    《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作者:周岭 认知创造价值,价值改变命运,真正消除焦虑,获取人生幸福。...

  • 2022年第112天

    #《认知觉醒》DAY1阅读笔记 今天阅读的是《认知觉醒》的第一章。 其中对于作者所说的三重大脑以及焦虑和耐心有了新...

  • 焦虑、认知、与行动

    焦虑和认知是成抛物线关系。 X轴是认知,Y轴是焦虑,开始是认知越多,焦虑越大,直至顶峰。但只要认知持续前进,焦虑就...

  • 时间管理90

    记录发生:近段时间处于焦虑区对于孩子不是特别耐心 反省1区分工作和生活 2,对于孩子要对耐心指导 3,坚持坚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驱动:解决焦虑和耐心 坚持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tu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