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準備履歷、投履歷、面試,發現每一次的自我呈現,都是一種正強化的過程
像是寫履歷、面試,除了與對方溝通,更重要的是自己說出來的話,會強化!
所以要正視自己所愛,不然說出些與己被違的話,會搞得自己心神意亂,不知道重心在哪
從那陣子事情到一個段落後,去回想發現,就是"專注",讓我分心
太想要專注在所有事情上面,但是犯了"專注在不可控事情"的錯誤,所以心煩意亂@@
有時候我們看某些人可以同時將專注放在很多事情上面,以為自己也可以仿效
但其實研究證實,所有可以高速切換不同工作的人,是因為他做"那些工作"都形成成熟的心智表徵
結論是,你的確可以切換專注在不同事情上面,但都有Condition
:必須都已經下過真功夫,可以在你看到的第一時間就認出事情的模塊,part,越快越好,越清晰越好,範圍越大越好。
但是如果和我一樣,還在求學階段,或是你正打算做的事情EX學習程式、學某領域的基礎概論
是完全沒接觸過,或是心智表徵還不夠成熟到足以融會貫通的地步
那我建議,別犯跟我一樣的錯了...
就即使你有很成熟的心智表徵了
也請你好好對待自己的專注力,該專注在放鬆就不要聽音頻不要聽音樂、該專注在打球就專心打好每一顆球、
只有一種情況可以做A動作、專注在B事情
那就是A動作是重複性動作,像是蓋章、呼吸、跑長跑.etc
相信你們都看到重點了,放鬆,也是需要專注的!
這是這陣子最大的體會,與你分享,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有所進步^^
BTW,簡單科普一下"何謂心智表徵"?
在認真分析事情的始末,重要原因及後果後,對這類事情的發展或技能要求,形成認知認識。做到這步已經把這類事情的相關知識"模塊",轉成長期記憶到大腦,如此一來之後在調閱、使用、更新這類相關知識時,都會比較快。有了這個快速存取記憶的長期記憶模塊,你就能更方便在下一次的分析、預測、預判、預演、並更深入分析可能結果及原因,在從中選出最正確的作為判斷標準。
這就是心智表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