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有人走的路》五.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少有人走的路》五.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作者: 春梅_58c4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14:57 被阅读0次

 吴春梅早读晚思笔记  2019年4月5日  打卡第58次
  【所学】
一.爱的特征
  我们使用自律的力量和动力,这些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心中蕴藏的爱。
1.爱的定义;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2 .爱的四个特征:
① .就是当事人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② 爱是长期和渐进的过程,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的成熟,爱能够帮别人进步,也会让自己进步,让自己成熟
③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别人,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他绝对不可能去爱别人。
④ 爱是自我完善,同时也是帮助他人去完善,意味着你要通过自己持续的努力,超越自我的界限。不能停在口头上,而是要付出行动,去持续努力的帮助自己跟他人获得成长。

二、爱不是什么
 爱不是小情侣谈恋爱时候的“坠入情网”,我们把初恋时爱的感觉,错当成了永恒的爱。为了追求永恒的爱,为了追逐那种幻觉,我们后悔不迭,要么与对方分道扬镳,要么一辈子生活在悔不当初的痛苦之中。浪漫爱情神话是一种可怕的谎言。数不清的人陶醉于神话营造的虚假氛围中,只想成为爱情的奴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始终生活在自欺欺人的假象中。现实生活与浪漫爱情,往往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只是我们的大脑假设幻想。

三、自我界限
结论;
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个部分突然崩溃了,使我们的自我跟别人的自我合二为一,我们突然冲出自我界限,情感就像决堤的洪流一样,声势浩大地涌向我们爱的人,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难以言喻的狂喜感,我们跟爱人结合在了一起。

1.自我界限 :我们已经能够区分自己跟外在世界的不同,也能够认识到自己身材、体能方面的一些局限性等这样的认知.对自我界限的认识,会不断的发展,一直持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后。孩子到两三岁的时候,更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
例作者举例:出生的第一年作为一个婴儿——三岁儿童期——青春期- 成年以后,自己随着时间年龄的增长,思想局限性有了不同深刻的认识。
有这个举例婴儿的成长期阶段,按照此逻辑我们看出 很多人在恋爱当中,会觉得自己特别强大,特别有力,好像没有什么能够阻挠他,对生活变得非常有希望,感觉爱能够征服的原因。但这样的感觉是虚幻的,是跟现实脱节的,我们需要理性的看待这个现象。

四、真正的爱不是热恋
1.真正的爱
①当我们陶醉在爱里的时候,希望把自己全部的激情乃至生命,都奉献给对方,心理学家把这样的激情状态称之为“精神贯注”。我们想了解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吃什么,生活饮食习惯等,我们的部分人格、经验、智慧,跟对方就融为一体,而对于这人的爱和关注,就极大地扩充了我们的自我界限。
②我们关注的那个对象,就是我们爱的人或者是我们爱的东西。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贯注在它身上的时候,它就会占据我们的心灵 。
 
五、把依赖当成爱
① 对爱还有一种最常见的误解,就是将依赖当成了爱。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
②过分依赖的人只关心自己的滋养,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过得丰富而充实。他们渴望快乐和享受,不能忍受成长的痛苦、孤独和寂寞。他们既不关心自己心智的成熟,也不关心别人心智的成熟,哪怕是他们依赖的对象。他们只关心别人是否能永远满足他们的需要。
③ 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可能使我们强烈地亲近某个人,表面上我们与对方彼此深爱,但实际上却只是依赖对方而已,只想获取却不愿付出,心智就会永远停留在不成熟的状态,这只会对人生构成限制和束缚,给人际关系造成破坏,让别人跟着遭殃,而不是促进别人的心灵成长。
五.把自我牺牲当成爱 
把自我牺牲当成是真正的爱,给予者也就是这个人 拿爱作为幌子,只是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在不合理的给予和破坏性的滋养背后,尽管动机多种多样,却从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一回事。多自我牺牲者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说为了别人好,并不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家庭好,他们真正的目的,有时候就是为了维系一种自我的美好形象。
举例2:电视剧《都挺好》妈妈到底最爱那三兄妹  
举例3 :  书中《牧师和他的妻子》

六、爱是行动
①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要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唯有真正的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有效方式。彼此之间信任,给予获得足够的力量和安全感。

 ②真正的爱来自双方心灵的意愿,而不是一时冲动。真正的爱是自主的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时刻都有爱的感觉,诚然是一件好事,但爱能否持久,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爱的意愿,是否有奉献精神。
③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真正的爱出自自我意愿,只能依靠实际行动来证明。“爱”与“非爱”的区别,正如善与恶的区别一样,有着客观的标准。爱是行动,不是空想。就是你必须在你爱的人身上,花足够多的时间。

【所思】
读完这本书,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书中讲到的核心理念和观点都能戳到我的心坎,它所说的问题是在我身上都会出现的问题, 比如说自律律,比如我才发现原来没有爱,我们就不会珍惜自己 ,我之前就属于那种不懂得照顾自己,不会爱自己的人,经常一日三餐凑合饮食不顾虑,熬夜晚睡,不珍惜健康,更别谈去照顾和关爱别人了,而这本书给了更好的答案和而且让我欣然的接受了观点和点醒了自己前期的错误认知,告诉了我 要学爱自己,如何爱别人,读完这本书之后,会觉得好像一个人要奋斗的目标方向不是赚钱,也不是非要成就女强人,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能够爱别人,也爱自己。爱别人的时候,要帮助他去做他的自我完善,而不是一味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做一些自以为是的自我牺牲。

爱需要用行动来体现,需要与懒惰对抗,与恐惧较量。现在,从“爱的行动”转向“爱的勇气”。爱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拓展,也就是让自我拓展到陌生领域,再塑造出一个不同的、崭新的自己,这一过程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接触的是从未接触过的事物,通过与这些事物的接触,我们的自我便会获得改变。有些时候,我们宁可拒绝改变,也不愿忍受改变带来的痛苦,此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勇气。勇气,并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时能够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心智的成熟(也即爱的实质)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这本书给予了我心理的更多力量。就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正是因为自己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多次逃避问题,逃避痛苦,才造成了更加痛苦的结果。往后我要吸取这里的核心理念来践行自己的人生追求奋斗方向,让自己以后的奋斗当中勇敢面对、做到自律,逐步变成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明日计划]
1.  晨跑10公里 (间歇跑练习 6X400 )
2. 水滴阅读( 单词 读原 著做题)
3. 梳理《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有人走的路》五.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wh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