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在成长的道路上婚姻育儿
古话中的“不孝有三”,居然还隐藏着另外一层教育深意!

古话中的“不孝有三”,居然还隐藏着另外一层教育深意!

作者: 小梅子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7-04-16 10:26 被阅读199次

    我们从小就听过一句古话:“不孝有三”,每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都会很自然的想到后边的一句话:“无后为大”,其意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是三者中最大的事”,这都是来源于我们小时父母或长辈给我们的教育影响,让我们深深的记住了这句话。

    “不孝有三”,这不孝的三件事到底是哪三件呢?真的是无后为最大吗?这两个谜底也许对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或是感觉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但是最让我们想去关注的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何让孩子更懂得这些人生的道理,以及这些不好的现象如何避免出现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那么,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三不孝吧!“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用我们通俗易懂的话来说,意思就是:“不孝的三件事是,对长辈阿谀奉承和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或自己已经成年,自己却不去努力、不去工作赚钱,还要靠父母养着,父母年老,却不去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结婚生孩子,也不去想办法,或是有了孩子不去好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数典忘祖,自己死后让自己的父母、长辈、祖先没有人祭祀,这是第三种不孝”。

    这样看来,这三不孝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并不过时,而且似乎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会犯这些类似的错误。如果我们再从教育角度去思考,这三不孝很大的原因是在于孩子从小的家庭环境及教育,以及家长对孩子的错误引导造成的。

    认真回想和思考,其实这三种问题在家庭中并不少见,只是我们之前真的没有想到它们居然是我们所说的“不孝有三”,更有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想过如何避免出现这些教育问题,更可怕的是许多家长在一步步的引导着孩子走上这“不孝”的道路。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在家庭教育中是如何一步步的让孩子变成这三不孝的吧!

    第一种:

    因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不畅,造成很多时候很少说话,更别说去劝说长辈了,这种情况尤其在孩子上了小学之后逐渐明显起来。再者很多家庭的教育总是以长辈为首,很少去听取孩子的意见,当家长与孩子的思想或观点产生冲突时,往往家长会去改变孩子的思想和观点,甚至会去批评孩子不懂事,造成孩子很少敢于对长辈提出意见或建议,更不用说去指出长辈的过错!

    我们总是习惯于让孩子认同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总是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是经过千锤百炼绝对正确的,想着改变孩子的思想是为了给予孩子更多的经验,让孩子少走弯路,可是这样却让孩子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失去了拥有自己思想的机会。或是孩子不再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思想,那么孩子的思想家长想要去帮助引导和纠正,就变得很难了!

    如果一个人从不去思考,那么这个人必将失去思考的能力,长大后也绝对不可能会再拥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总是压抑一个人的思想,那么这个人必将只会随波逐流,不敢于提出也不会拥有大胆且有创意的想法!或是变得思想不正确,却要固执的坚持,造成没有必要的损失或伤害!

    最终也让孩子变成了“不孝有三”中的第一种。

    第二种:

    现在的生活逐渐变好,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可以在家人的呵护下永远健康快乐成长,很多家长又对教育缺少足够的认识和学习力,从而造成不少家庭对孩子形成了溺爱,无论自己的家庭是否足够富裕,孩子们却总会得到最富足的待遇,变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家庭中所有的劳动或问题,无论是来自于大人的还是孩子的,都由家长出面来解决,孩子从来不用去操心,也不用付出体力劳动。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从小的思想和行为的积累,早已对自己的所想所做形成了习惯,家长开始迈进总是督促着唠叨着去让孩子做事的时期。

    当孩子们开始迈入学业之后,家长们就会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业上,天天想着并监督督促着孩子去学习、写作业、参加培训等等,但是很少会对孩子的课外生活、个人能力等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造成很多孩子学习不错,可是除此之外的能力却很浅薄。

    当孩子们大学要毕业走向社会了,有一部分孩子为了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开始读研深造,还有一部分孩子为了躲避社会开始读研。有一部分孩子走向社会开始独立闯荡,还有一部分孩子却躲在家中依靠着父母,或是在一个岗位上待不了几个月就开始了好高骛远或毫无目标的变换工作的生活。

    当孩子还要依赖着自己,并看着其他年轻人都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起色,而自己的孩子却在家中或不停的毫无目标的变换着工作时,你有没有想过这种情况是孩子小的时候以及在成长中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现象却是传说中的三不孝其中之一呢?

    而这种不孝真的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吗?我想所有的家长自己心中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第三种:

    第三种不孝就是我们人人皆知的“无后为大”了,经过我们对这句话的来历以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证分析,无后并不是只是说没有后代这么简单的寓意,它的寓意非常的丰富。比如:不结婚、结婚之后不要孩子,当面对这些问题时却自己不去努力也不去想办法解决;有了孩子却不去自我学习好好的教育孩子......

    虽然现在的时代不同,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更是倡导尊重自由、尊重思想、尊重人权的年代,虽说现在的时代中出现了不婚族和丁克族,但是这一类还算是少有,今天咱们就不评论这类人群了!

    回归正题,第三种不孝的含义除了不结婚、不要孩子之外,它还有一层更为深远的含义,那就是自己有了孩子,却不去自我学习不去好好的教育,让孩子变得散漫任性目无长辈,让孩子变得数典忘祖。当老人们过世之后,自己虽有后代,但清明重阳祭奠之日却变成了没有人祭奠的状态。

    现在许多孩子对人都缺少必要的尊重,也不懂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这也形成了孩子们越来越自私的心态,而这样的情况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群家长领着各自的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家长们为各自的孩子争取更多玩具或玩耍场地的现象,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了亏,而此时却忘记了对孩子进行谦让和共同玩耍的引导教育。

    当自己的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无意中受了小伤、被推搡或认为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时,不去引导孩子去正确解决冲突,不去引导孩子理解体谅原谅其他小朋友的无意,不去借机引导孩子们正确相处的方式......,只会当着其他人的面微笑,背后却告诉自己的孩子离他们远一点或干脆不要和他们一起玩,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

    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父母在为自己无形中争夺时,当孩子们接受着家长们的错误引导和教育时,孩子们同时也学会了这样的行事方式和思想,当然孩子们就变得不懂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和不懂得去原谅,当然也就不会懂得去尊重,这不仅仅只是孩子在外面玩耍时才会出现的情况,这更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离不开父母的正确教育。

    我们从新闻中常常见到一些这样的新闻,因争夺房产或遗产,兄弟姐妹们成仇,因个人原因而造成老人虽有一群子女却无人赡养的情况,这难道不是从小的错误教育造成的自私、不懂得体谅、不懂得尊重吗?

    最终让孩子走上第三种不孝的人,恰恰不也是我们家长吗?

    其实让我们仔细回想,孩子小的时候模仿能力非常强,可塑性也是非常好的,孩子如何成长完全取决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神经学家霍曼·克里斯丁有句名言:“基因只是建造大脑的砖块和泥浆,环境才是建筑师。”,可知环境的重要性。

    孩子的大脑中如何拥有感恩、拥有懂得孝顺的思想,这不取决于孩子,而是取决于孩子的成长环境中父母上行下效的影响和言传身教的引导教育,就像非常流行的育儿语录: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孩子未来图画的美丽或丑陋是父母描绘的结果,只有父母真正明白和认识到这点,你才会真正得到一个你心目中完美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话中的“不孝有三”,居然还隐藏着另外一层教育深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wp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