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是连载《经济学通识》的第四篇文章,该书是由北大经济学教授薛兆丰所著。
我在市场里买东西的时侯,经常会想,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呢?商家到底坑了我多少钱?下意识算一算他的用料,房租在加上一点利润。这也就是传统的成本定价论。
但转念一想,如果真是这样,那应该商家都有盈利,而且各个商家的利润也都差不多才对,为什么有的赚的盆满钵满,有的却赔到倾家荡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供求决定价格
这个道理虽然反常识,但其实很简单。比如一个地区,路边小摊的米线卖10块钱,同样的米线在万达广场里卖50块,其中40块钱是房租,谁会买?即便是万达广场卖的米线,其品牌质量也要更好,50块钱才会有人买。买家才不会为你的租金而多掏腰包。
买衣服也是这样,地摊套牌卖家为了回避质量问题,就说他这里地租便宜,质量跟商场里是一样的,而商场里的基本都会给你讲品牌和工艺,不会跟你说他这里的地租有多么的贵。所以下次,有人再用地租这事忽悠你,可要当心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一瓶水在沙漠里可以卖到天价,但在淡水充足的地方,可以免费送,追究商品原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现在你知道薄利多销错在哪里了吧?薄利不是重点,跟多销没半毛钱关系。没有需求,免费送都不一定有人要。
2、合作共赢
所以在价格问题上,真正起作用的是买家之间的竞争,东西再贵,只要还有人买单,这就是合理的买卖,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就很像男女之间找对象,一个女生追求者越多,身价就越高,就是这么简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商家和商家也是竞争关系。他们彼此之间通过竞争,降低价格,提高了服务质量。这里的关键就是,即使一个行业里形成垄断,对买家也并非有害,垄断企业也不可能肆意涨价,而人总是会寻找替代品的。
买家和卖家反而是合作共赢的关系。其实一件商品,总有一个卖家心理的最低价,也有一个买家心理的最高价,这两者之差就是“交易剩余”,而买卖其实就是双方瓜分这块蛋糕的过程,双方都会很开心。再贵一点,你可能也会接受,再便宜一点,商家也可能会接受。
3、市场枭雄
价格不是某人或者某机构随意制定的。只要商品不是像空气这种,可以无限供应,那么就必定存在竞争,有竞争就会有价格,就像天上掉下来一块免费的馅饼,如果下面的饿汉足够多,它也会贵的要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通常会斥责商家唯利是图,但这就是市场的底层逻辑。那些所谓“投机倒把”的商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决断赢得利益,而且上面也说过,卖家与买家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他们只是预见了未来而已。个人认为,监管部门更应该向他们学习,而非打击。
半个世纪以前,国民党政府在中国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纸币已经不可信赖,货物就成为通货,人人都尽量囤积居奇。这就是正常的市场反应。但是国民党没有从金融体系入手,反而惩处这些人,阻止人们对未来作出理智的反应。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价格就像体温计,温度升高了,不去治疗感冒,反而去修理体温计。作者说,如果你不去体会,不去思考,那么在你眼里,市场处处有邪恶,啥事都需要政府管一管。其实要保证买家的利益,只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大市场,能做到货比三家就行。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袖箭文化,连载好书干货,期望为不甘平庸的你铸造一支暗器在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