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他是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译有《几何原本》《农政全书》等著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8a12c2f3b4ff528.jpg)
01、自幼聪慧,志向远大
1562年,徐光启出生于太卿坊。父亲是一名儒学教师,博识强记,家中藏书甚多。
他从小聪明好学,十分喜欢读书,父亲教授他《易经》、《春秋》等儒家经典,培养了他的学识和人文素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8a112b94ae1a0e7.png)
徐光启7岁开始在龙华寺读书,聪敏好学,课余喜登塔观鹊,雪天喜登城远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853dbb599c582a0.png)
他八岁时,就立身行道、提倡正义、反对邪恶的远大理想,力争改变“积贫积弱”的国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e916cd16db7a1c5.png)
02、乡试不第,家乡教书
1581年,应金山卫试中秀才后,他在家乡教书,并娶本县处士吴小溪女儿为妻。
1582年第一次乡试不中,为了维持家计,徐光启和他父亲一样在家乡教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b636bc70377757e.png)
1588年,徐光启为了寻找出路,和同乡董其昌、张鼎、陈继儒一起到太平府应乡试,徐光启却落第。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57d7380cbfe31dd.jpg)
03、为学西方科学知识,加入天主教
公元1593年,徐光启在韶州任教时,认识了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从他那里,徐光启见到了一幅世界地图。
他知道中国之外有那么大的世界,原来地球是圆的,原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是用来观测星体的运行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0f8c38ba03fa6f3.png)
在郭居静那里,他听说同样是传教士的利玛窦精通西学,徐光启更是心生向往,打算当面求教。
利玛窦,意大利人,原名玛太奥·利奇,被耶稣会派到中国传教。为了便于传教,他穿儒服,学习中国语言文化,设法接近士大夫阶层。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fb548a5d317cf3b.jpg)
公元1600年,高中解元的徐光启到南京拜见恩师焦竑,听闻利玛窦也在,于是顺道探访。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2ecd267215a0449.jpg)
为了将其发展为教徒,利玛窦向他展示了许多西洋的科技成果,徐光启获益匪浅。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49e1454fe303bb5.png)
为了学到西方科学知识,徐光启和他的家人正式受洗,成为天主教徒,教名保禄。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1863a28a27e2b7d.jpeg)
04、师从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
1604年,徐光启进京赶考,终于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a7e4855cfff54813.png)
那年,利玛窦也来到了北京,他得到了明廷的允许,在宣武门外置住宅一处,以此为基地进行传教活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0743737611ca18f.jpg)
徐光启则总会时不时前来拜访,请教一些科学知识。他从利玛窦学习了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a101e8207784a89c.jpg)
公元1606年,在学习了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原本》后,他认定这本书能弥补中国数学轻逻辑推理的不足,于是建议利玛窦将其翻译成中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684e2b5cab9c529.png)
从1606年冬天开始,两人开始投入翻译工作。徐光启常常苦思冥想,熬到深夜。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平行线、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相似等名词术语。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bf0b1976c1b6873.jpg)
第二年春,《原本》前六卷翻译完毕,他将此书命名为《几何原本》。徐光启同时还撰写了《勾股义》和《测量异同》两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dd963539aa10e1c.png)
05、守制时,种植番薯,整理农业书籍
公元1607年,三年翰林馆期满告散,他被授予翰林院检讨。同年徐光启的父亲在北京去世,他回乡丁忧守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3913f9eb0884b26.png)
由于气候原因,公元1608年自然灾害不断,很多百姓吃不饱饭。为了让更多人吃饱,他在家中试种美洲引进的番薯,作《甘薯疏》,号召广泛种植。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85504bccfe32d84.png)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利设施,因此徐光启又向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学习西方的水利知识。
徐光启不但与传教士合作翻译了《泰西水法》一书,还对书中提到的水利器具进行仿制试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1e8863aa899dc79.png)
守制期间,他还作《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9dd61705e62cf44.png)
1610年,徐光启回到北京,官复原职。他与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仪器,撰写了《简平仪说》《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和《夜晷图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58fddd8a44fa7ef.jpg)
08、萨尔浒战败,提出各种建议,写下军事条令
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发兵进犯关内,徐光启应召星夜入京。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f12bcc4bd59b36e.png)
公元1619年,明军大败于萨尔浒。此后一年内,徐光启先后八次上书,就如何评定辽东提出了各种建议。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ee75614c2ac1a0a.png)
“造实用器械以备中外守战”、 “造万年台以为永永无虞之计”、 “选练精兵以保全胜”、 “遣使臣监护朝鲜以联外势”。
万历皇帝对其中练兵的建议十分重视,后擢升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督练新军。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c0b5ee8fddfa154.jpg)
徐光启亲眼看到,明军的武器装备大多不堪使用。他遣人往澳门购买了四门红夷大炮,还请来了四位铸炮师,仿制火炮四百门。
天启皇帝继位后,徐光启说服皇帝以官方名义,向澳门的西洋人购买最先进的火炮。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c34ac823174c1dd.png)
徐光启还对火器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火器与城市防御,火器与攻城,火器与步、骑兵种的配合等各个方面部有所探求。
为此,他写下了《选练百字诀》《选练条格》《练艺条格》等一批具有近代化色彩的军事条令。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fdd9cfa29f2e619.jpg)
令人扼腕的是,徐光启的主张大多被束之高阁,他本想训练十万新军,后来降到两万,终因粮饷不足,实际练成4655名。
1621年,三月徐光启上疏回天津养病。六月辽阳失陷,他又奉召返京,力请使用红夷大炮帮助守城,但因与兵部尚书意见不合,十二月再次辞归。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aefb50721d1ee89.jpg)
09_去职回乡,写《农政全书》
1624年,徐光启擢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等职,当时朝中魏忠贤专权,他不肯就任,1625年他便遭谗劾去职。
徐光启回到上海后,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增订、批改以前所辑《农书》上,经过勤奋钻研,日夜笔耕,终于在1627年完成了《农政全书》的初稿。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158ac410d6a5722.png)
同年,皇太极率领兵数万人进逼京畿,崇祯帝召集大臣平台议事,徐光启奏对战守之事。
他极力主张多造西洋大炮,建立一支用火器装备起来的车营部队,得到崇祯帝的同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ca56e4e6d9eb31a.jpg)
他亲自昼夜练兵,协同防守作战,一个月内,连挫敌兵,保住了京师。1632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6a307a45794b0fd.png)
10、修订《崇祯历书》,病逝
1630年,升任礼部尚书。因钦天监推算日食失准,崇祯皇帝同意由徐光启主持修订《崇祯历书》。
此时的徐光启已经年过古稀、须发皆白,他日夜登台观望天象,冬不炉、夏不扇,孜孜不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c205b0629f843ab.jpg)
徐光启临终之时,这部卷帙浩繁、贯通中西的大型历书已基本完成。这部137卷的历书,耗银仅870两。
徐光启在修改历法的疏奏中,详细论述了数学在天文历法、水利工程、音律、兵器兵法及军事工程、会计理财、各种建筑工程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8aa419e99c074f5.png)
还有机械制造、舆地测量、医药、制造钟漏等计时器十个方面应用。还建议开展这些方面的分科研究。
1633年,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土,同年11月8日病逝于任上,谥文定。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56064bd17ff8fef.png)
11、擅长写诗,梅花诗尤其美
徐光启不仅致力于多方面科学研究,还擅长写诗,诗虽不多,却非常优美,他曾写下《梅花》这首诗:
江南梅花白如雪,蓟门看雪忆梅花。
千葩笼月轻香度,一榦临风瘦影斜。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00bfc26ff2c59f6.png)
徐光启经历曲折的科举之路,人到中年才中进士,他官至宰相,他竭力想改变已经走向衰败大明朝。
他善于向西方传教士学习科学知识,他数学、天文,农业,水利军事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他是一个全能科学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d4f95b8f980c0d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