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代名人谱教育历史
读《万历十五年》感想之——申时行

读《万历十五年》感想之——申时行

作者: 千面英雄侠 | 来源:发表于2017-05-28 14:57 被阅读1805次
    1  申时行其人

    申时行,还叫徐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明代内阁首辅。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26岁),获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神宗万历四十二年卒,终年八十岁,谥文定。

    申时行 发自简书App
    2  申时行成功上位

    申时行科举高中状元,自带光环闪亮登场。状元不是聪明与努力这些浅表性的因素能够达到的,可能祖坟上还要冒青烟。事实上,区别人之间考试能力的差距还是认知差异而不是谁读得多。许多人读到白头也成绩平平(比如海瑞同学,还有更多的同学最终一事无成)。申时行同学应该属于会读书,认知水平高的一类。在进入翰林院做编修后,能体悟到那些大而无当的仁义道德,如何能成为治理国家的法宝。在学习中持续进步,这也是他能持续发展最终高坐首辅位置的动力源。

    除了自身素质,运气成分也砸向申时行,张居正的死,张四维的点背,都成就了申时行成为内阁首辅的铺路石。

    3  申时行的处事风格

    他是个好人,不愿意在张居正问题上落井下石。他也是明白人 ,深谙官场运行程序。

    通过“经筵”可以看出申时行处事的深谋远虑。经筵是有一定资格阅历的官员给皇帝讲典训诂的庄严课堂。讲解均以历史为鉴,归结到现实问题,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一般人通过经筵只能看到讲经论道的高深莫测 ;而皇帝常年累月的听,听到了无聊与折磨,发展下去就是拖延和倦怠;而申时行看到了讲筵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国家的行政不可能有完善的制度,即使法度再严峻,也不可能处理这么大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而道德的优势在于增强人们内心对事物看法的一致性,道德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发生改变,所以道德的稳定性非常好。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皇帝缺少宗教的神秘外衣,只能用圣人的“道德楷模”来标榜皇帝的地位合法性。

    传统的道德核心就是正心诚意,仁民爱物。追求做事情从内心的善出发,道德最重要的也是最大限度的发扬善的力量。如果好心办坏事那也重在好心,所以打骂子女,侵犯隐私,被皇帝赐死等等都是善。

    申时行正是想通过抽象的道德来解决帝国存在的实际问题,用道德的名义(注意,不是人民的名义)去掩饰实际利弊得失,在处理问题基本不需要以事实为依据,只要以道德为准绳就足够。

    4  官场斗争的残酷型

    网上有个说村长去美国开私人诊所段子(没看过的自行搜索)。这种喜闻乐见的段子既能体现出中国人高智商,也能增加民族自豪感。只是从古至今的智慧在尔虞我诈,不守底线的方式进行。我们是最讲道德的,但是斗争时道德又成了打击政敌最佳武器。破坏道德,不讲规矩,此举也切实带来了破坏规矩的好处,例如空城计,田忌赛马等,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了。

    昨天(2017.5.25)柯洁和AlphaGo第二局战罢,中盘柯洁告负,三番棋已经无悬念。围棋既简单又复杂的,充分展示中国智慧。明代朝堂的政治斗争中也彻底展现围棋智慧。开始阶段有点漫不经心,一个小人物指出一个不痛不痒的小问题,让对方都不好意思还手。这一步的目的不是打斗、撕咬,而是制造热点,引起关注。接下来要等一等,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接下来就要有二辩选手出场,就要对打击的目标外围进行试探性攻击,也叫“去皮见骨”。当然也是小事,在对方解释经典当中找点漏洞,家庭琐事等都可以排上用场。这有点像围棋中杀大龙之前的外围震慑一下,扑进去找死一下,反正想要搞死你就得想方设法紧气或去眼。这时候如果再反应不过来的话,就别说自己曾经下过围棋。这个阶段双方留的时间步数都不多,作战双方都奔着你死我活的目标悲壮战斗。双方的后台老板也要披挂上阵,直接策划参与搞垮对方。一般的争斗皇帝像是欣赏一场比赛,饶有兴致的观看双方的表演。这时的文官也不是吃素的,都是老死机了,那就使绝招吧,“谋逆篡位”这个罪名最能让皇帝坐不住。好了,皇帝的立场以经表明,高手过招到此也就点到为止,普通人还看不出胜负输赢,高手已经中场投子认输。接下来该辞职的辞职,该发配的发配,当然还少不了打板子。

    接下来胜利者也不能高兴过早,这场胜利也只是惨胜,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翻转。失败者卧薪尝胆,重新获得政治力量,推动事件继续发展。更重要的是皇帝在这件事情上也会反思,感觉味道不对时是可以随时翻案的。

    “仁治”免不了被“人治”替代。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对清官的呼唤,可以看出百姓对法制基本不抱希望,只渴望有个海瑞式的清官不需法律,更不需证据,只要把罪大恶极的人砍头,让他们罪有应得就好。

    官场斗争的基本动力是“安全感不足”。这些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员,从小就走上了在那个时代唯一的进阶之路。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进士及第,光耀门楣。但是他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微薄的官奉连基本生活保障都成问题,照顾家人,过上体面的老爷生活那是远远不可能的。国家之所以把工资定的低,一方面是想省钱,另一方面也是圣人古训教导的结果“君子固穷”。

    在单一的进阶之路诱惑下,在追求财富自由的诱惑下,在圣神的道德精神指引下,每个有追求、有能力的不安定人物就要蓄势待发,漂亮的完成一套高难度的弹劾组合拳。目的就是升官发财,但在道德的层层外衣的包裹下,战斗双方还都以为自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呢。

    申时行以和事佬的形象出现,仍然免不了一些人从清算张居正开始,认为张、申之间有利益输送,对申阁老发动攻击。从外围到贴身,再低调也没有躲过敌人的枪林弹雨,只不过申时行主动辞职后又被召回,算是从悬崖上拉了回来。

    5  张居正与申时行执政理念对比

    张居正看透了官员学习了大量的儒家经典,经过科举选拔上来却没有多少执政能力。所以他会极力提拔在他看来有能力,配合他改革的官员,这当然也无可厚非。只是他认为没管理能力的官员,不仅不予任用,反而进行打击。大才子王世贞被他评为“匣而藏之,其精乃全”,带有挖苦的口吻把王世贞比喻成脆弱不堪武器,只能摆在盒子里让人赞叹他雕铸精美,却不能上战场杀敌。这种连冷落加打击就会四面树敌,不得人心。

    所以说张居正的风格就像一颗坚硬的石头,为了自己的伟大梦想,坚强而悲壮。自己就像既处于改革的烈焰之中,而内心却有一种冰寒彻骨之感。这也难怪在他死后得到那么多的非议。

    申时行年轻时就高中状元,入选翰林院作为编修继续学习儒家经典和道义精髓。终于在张居正的栽培下深刻体悟以德治国作为治国纲领的优势和不得已。他认为用道德解决具体的行政问题,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开难以查实的真相,从而大大降低行政成本。在交通不便,信息极度封闭的条件下,出现狄仁杰式的传奇人物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道德和礼仪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申时行却既不是坚定的改革派,也没有对张居正落井下石。为了保护他自己的羽毛,为了创建和谐的安定团结的新局面,把全国性的改革措施都以改革的副作用,小瑕疵而彻底废除。

    他勾画的美好蓝图是竭力消除张居正时代官员们之间形成的深层次矛盾。用“诚意”来感动每一个心存儒家道德,具有道德情怀的文官集团。申时行理解在儒家熏泡成长起来的文官的双重性格。一方面内心充满仁义道德,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填充于每个读书人的内心。在他们进士及第,意气风发之时,伴随而来的是严峻的生存问题。奉银太少,必须在收税上做文章或者接受下级官员的馈赠。在正常工资严重低下的现实面前,打擦边球,搞灰色收入。这也是申时行体悟每个官员身上存在的“阳”和“阴”。而申阁老的目的是显“阳”隐“阴”,通过去除张居正时代的严峻和冷酷,从内心体谅人性的阴暗面。最大限度的发挥道德的作用,让官员梳理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减少官员之间无休止的争斗。通过和稀泥的方式处理无比复杂的政治局面。

    如果说张居正是一块有棱角的岩石,而申时行就是一团没有特质稀泥。应该说长期处于坚硬冰冷的岩石环境中,稀泥柔软而有粘性,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岩石太坚硬,个性突兀,容不下异己。稀泥有柔性,没个性。在迫不得已的条件下也能有些作用,可以缓解社会尖锐矛盾,减轻生存压力。但稀泥永远只是看似实用,却是最能使人绝望的生存之道。一个人掉进泥沼里,纵然天生英才,却无计可施。

    6   水的智慧

    作为明朝的统治者,像张居正那样勇敢的奔向自己的目标。自己像一辆超重卡车无情的碾压挡在前面的小型客车;而申时行则展开温柔的臂膀,用“诚意”的理念尽力挽回每个充满私欲和怨恨的心。只是他们俩个似乎都做对了一半。张居正想通过肃清淤泥,使国家,使底层民众得到更多的利益。而申时行则更多的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让道德体制平稳运行。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的清澈,平静,浩瀚,流淌,无不给人以智慧的启发。水不仅有其的基本特质,还具有一个比起其他特质更深层,更有意义的特点,那就是方向性。水流淌于山间,流淌于树林,看似漫不经心,但流水的使命是欣赏山间树林的美景而不眷恋。流水婉转百回,潺潺而行,但流水心在远方。落石,污泥也具能量,但只有流水显得平静从容,在远行中,不仅没有因需要滋养万物而被消磨,反而汇成江海,直奔海洋。

    读《万历十五年》感想之——申时行

    申时行需要调和文官之间尖锐的矛盾,减少纷争。但帝国的使命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彼此一团和气,最急迫的任务仍然是改善底层人们的生活条件,使国家不再贫苦。建立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不仅最大限度的发挥官员的能量,更要看到底层民众的力量。学习利用水的智慧,民众就是这滩肆意流淌的水,统治者只有尽力开掘好通道,竭力维护两岸的堤坝,让水在可控的范围内自由流淌。

    王世贞评价申时行“不近悬崖,不树异帜”。每个人的格局不仅取决于自身看世界的方法,也取决于世界对他的反馈。在中国历史上,申时行并不显眼,但与他类似的官员数量可能最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大否哥:很好很深刻,文章太长了
        申时行个人特征和时代背景决定了整个明代官场不可能有大动作。要有大改革必须有皇帝和像张居正一样,站出来与全部官僚为敌。这完全没有可能。所以明代后期积重难返,垮是必然的。

        明代后期的皇帝做起来很没意思,被钳制太厉害,干不成事。设想让你做皇帝,被塑造成道德楷模,什么事都要照官僚制定的规则,最好什么正事也别干,出皇宫也不能,这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官场内斗厉害,各种高水平和手段,各人只为自己负责,没人为国家负责任或负得起责任,国家垮掉就无法避免。
        当今习大大励精图治,上下一齐赚钱,共和国强盛可期
        千面英雄侠: @大否哥 你的建议很好,我试试看,谢谢!
        大否哥: @随时学习慢慢成长 看不完,除非只写给自己的,我现在不写超过千字的长文
        或者你可以分拆
        千面英雄侠: @大否哥 你概括的很好,很深刻。文章长是给自己的一个任务。非常感谢你的评论!

      本文标题:读《万历十五年》感想之——申时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yg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