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网上关于大学生“校园贷”的新闻如爆炸一般层出不穷,仿若“校园贷”已经蔓延至燎原之势,残害到了所有大学生。我曾以为,不过是媒体和网络对“校园贷”的集中式曝光和过度议论而夸大了它所能触及的范围——它即使再凶猛,也不会渗透到我所在的这个位居六线的县城吧。
直到遇上一位被人催债的大学生,才让我如梦方醒,对校园贷的触角之深忌惮不已。
一位父亲领着他的儿子以及他儿子的一位同学,到派出所求助,说是被人催债。四五个戴金链子的光头青年,是他儿子的债主;那位儿子的同学,是保证人。白纸黑字,是他儿子写下的2万元的借条。那位父亲的惊慌无措,他儿子的漫不经心,几位光头青年的有恃无恐,我们的无可奈何,好似一种讽刺。
那位父亲的儿子起初只借了2000元,结果还不上,借款人就开始给他介绍其他的借款人,于是开始以贷养贷,拆东墙补西墙,期间又拉上了那位同学做保。最后,连本带利,2000变成了2万。而这位父亲送了几个月的外卖,也白送了。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虽然已经十八岁,但习惯了象牙塔中的生活,他们终究还是不了解社会的恶毒,绕不过社会的套路。
一边是贪婪,一边是欲望。那些年轻人没有任何收入,却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也抵挡不了物欲诱惑,于是成了贪婪的猎物,欲望的牺牲品。
放债的纵然为利益所驱,不怀好意,但那借钱的年轻人便是无辜的吗?
或许有人说,我们都是从年少无知的年纪走过来的,谁又没有犯过错呢?
但是啊,他们虚度自己的年华,透支自己的青春,可看做是他们的年轻无知的放纵。可他们超出负担能力之外的攀比和虚荣,却如寄生他们父母身上的疥虫了——想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他们明知自己没有收入来源,却去借钱换手机、买衣服、游戏充值、打赏主播,他们借钱的底气又从何而来呢?是他们一直所倚仗的、并不富裕父母吗?他们真的艰难到靠所有正常途径,生活都无以为继了吗?他们只是自以为毫不费力的找到了一条生活捷径吧,怎知却是万劫不复的泥潭。
他们企图用一部手机来标榜自己,用一身名牌来彰显自己,企图用金钱来包裹他们廉价的自尊,来提升那没来由的优越感。
或许,他们并不缺钱,缺少的是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感,缺少的是自立自强的担当。
我知道,以一种三十岁的心态来揣度他们的想法,有失公允。但却总希望,他们,和我们,都不要在应该吃苦的年纪,选择享乐和安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