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作者: 陆一凡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17-07-04 22:56 被阅读145次

如果以我的“道·法·术”知识体系来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绝对可以纳入“法”的范畴。柯维用前言“变化的世界,不变的原则”阐释了“法”,即问题解决之道建立的基础——“原则”,为我们展现了一种以原则为中心的生活。不夸张地说,柯维在书中构建了真正完整而科学的习惯体系,从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成熟模式图),从个人到公共领域,而七个习惯也从内到外、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可谓是“习惯”的集大成者。

一、习惯及习惯之上

你以为“早起”是个习惯,“每天小结”是个习惯,“健身”是个习惯,但真正的习惯远比这强大而深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相互交织的结果。

而七个习惯基于原则,以符合自然法则(产出/产能平衡)的思维定式为基础,都能产生高效能。通过习惯修行,要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思想境界,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二、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创造者

【理论基础】常用社会之镜: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这三种地图都是以“刺激—回应”为基础,由外而内,属于消极被动模式。本书以弗兰克的监狱经历,发掘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在刺激和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体现在人类的四种特有天赋: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

【定义】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做决定。

【术】掌控圈、影响圈和关注圈

请赐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

请赐给我平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

请赐给我智慧,让我懂得去分辨它们。

——稍等!请注意,你有选择的自由!所以不要请别人赐予,而是自己主动去要、去做、去行动:做好掌控圈(习惯一二三)、扩大影响圈(习惯四五六)、理解关注圈。而掌控圈和影响圈的核心就是作出承诺和信守承诺。

【得】你有选择的自由,所以你要为自己负责。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规划者

【理论基础】以遗言幻想,得出目标导向。第一个基础是“任何事都要两次创造而成”,即智力上和体力上。第二个基础是“自我领导”。

【定义】以你的人生目标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

【术】

1.制定个人使命宣言即个人宪法(核心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力量),以角色和目标为基础,善用指掌创造力和直觉的右脑。

2.改写人生剧本:成为自己的第一次创造者。

3.确定生活中心(否定工作中心、家庭中心、金钱中心等错误中心),最理解的是以正确的原则为中心。

【得】两次创造的方法论。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执行者

【理论基础】习惯三是习惯一和习惯二的具体实践。习惯一“你是创造者,你掌控自己的人生”,习惯二“你是领导者,你进行第一次的创造即智力上的创造”,习惯三“你是管理者,你进行第二次的创造即体力上的创造”。习惯二依靠右脑,习惯三依靠左脑。而“要事第一”需要发挥人类第四大天赋——独立意志。

【定义】要事第一。

【术】

1.要事第一体现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上,不在时间而在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护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以原则为中心,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兼顾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产出与产能齐头并进,着重第二类事务(重要不紧急)。

2.以第二类事务进行自我管理四部曲:确定角色(定位)、选择目标(方向)、每日调整(修正)、付诸行动(身体力行)。

【得】身体力行,以第二类事务进行自我管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自制与自知之明。

【得】情感账户。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共享发展

【理论基础】人际交往六种模式:利人利己(双赢)、损人利己(赢/输)、舍己为人(输/赢)、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好聚好散(无交易),双赢思维是最好的,强化合作、能持久。

【定义】寻找共同利益。

【术】五个要领。

1.双赢品德(诚信、成熟、知足);

2.双赢关系(以影响圈为核心,通过以礼相待,尊重和欣赏对方及其不同观点来进行感情投资);

3.双赢协议(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任务考核、奖惩制度);

4.双赢体系(培训、规划、交流等相应体系;问题缘于体系而不是人。)

5.双赢过程(知彼解己、认清问题、确定预期、找出实现双赢结果的可能途径)。

【得】打破非此即彼的两分法。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联通

【理论基础】沟通。知彼需要包容,解己需要勇气。

【定义】理解与自我理解。

【术】

1.移情聆听;

2.杜绝四种自传式回应: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我常犯);

3.有效沟通四阶段(复述、加入解释、加入个人感觉、加入解释与自我感觉,第四阶段是标准的有效沟通);

4.适时扮演知音(理解与感知);

5.技巧表达(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

【得】先理解别人。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整合

【理论基础】各个习惯有着内在逻辑和循序渐进的联系,统合综效是前五个习惯的整体表现与真正考验。唯有兼具人类四种特有天赋、辅以双赢的动机及移情沟通,才能达到统合综效的最高境界。

【定义】精髓就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术】

1.敞开胸怀,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见地;

2.商业领域,公司的使命宣言;

3.寻找第三条道路;

【得】以习惯四为目标,以习惯五为技巧,以习惯六为交往方式来应对阻力,你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日日新

【理论基础】自我提升四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平衡更新。习惯七提升了前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

【定义】投资自己,提升个人产能。

【术】

1.四层面提升方法;

2.七个习惯也要平衡培养;

3.学习和实践的螺旋上升模式。

三、维护核心、见诸行动

身体力行是根本,但有了正确的原则和方向才能不走弯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cf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