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寺库

作者: 互联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11:04 被阅读24次

    2008年一个盛夏夜晚,济南街头的一个扎啤摊上多了一群手舞足蹈的年轻人,他们喝高时分就着微醺的热和露天卡拉OK,唱起了李宗盛的真心英雄­「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歌声里夹杂着李日学和他的5位创业伙伴停运「绿魔方」后的失落,以及决定转型创立「寺库」时的兴奋。

    大约2006年左右,互联网兴起了「换购热」,鼓励人们拿着旧物以物换物,甚至换钱换新品。李日学创办的绿魔方就是其中一个,通过虚拟的「换换币」鼓励会员以旧换新,联盟商家消费且让其促销手段常态化。

    其实,类似于「换物」这类商业模型,在国外早已形成发达的产业链,如美国的布法罗交易市场,日本的柏欧福以及香港的鸭寮街等商业区。在美国的卫斯理小镇,居民们会将准备倒放的垃圾按照材质、颜色、用途等分类清洁,比如会将杯盘清洗干净,玻璃瓶不带残渣以保证没有异味,其中有闲置的家装、园艺的工具还有孩童的摇床和玩偶等等,最后拿到集中的「垃圾处理站」,用以交换。

    但在中国,整个市场的信用体系和素质环境相对较低,用户「买二手」的心理门槛很高,想要将其做成盈利的商业平台,实则难度并不小。一则换物成交率低,众口难调;二则换客之间对于物品估值往往难以达成一致。两大难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加之次贷危机爆发,让李日学的绿魔方一度陷入停运,风投撤资。

    即便转型做寺库后,由于缺乏完全可以效仿且成功的商业模式,李日学和团队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寄售行业,卖家卖东西靠忽悠,买家买东西靠运气,网站对货品质量不负责,交易全凭买家的经验和协商,没有第三方权威鉴定和评估报告,以至于实际超过60%的货品都是交易失败的。

    为解决以上难题,李日学演练了寺库早期的商业规划,以奢侈品寄售为主,代购、租赁以及包含保养、清洁和修复等增值服务为辅,线上展示,线下选购。寄售者需实名认证,寄售品必须特定鉴定师鉴定且签署协议,待清洁消毒后才能录入售卖系统。为减少更多的交易纠纷,寺库一开始就规范交易流程,电子档案、条码、陈列、红外线扫描、入库、销售等各个环节均信息化。

    发展策略明确后,李日学着手线下体验店的布局,一年时间寺库就开了7家分店。2010年,获得IDG资本上千万美元的投资;2011年营业额突破数亿大关,全球会员50万,活跃高端会员2万余人。

    如今寺库不仅寄售奢侈品,还会买进二手奢侈品。顾客既是货源又是消费者,至2013年,新品比例达到了70%左右,而寄卖的货品占很小一部分。这样的业务占比,倒和寺库创立初期李日学以寄售为主,买断为辅的商业规划大相径庭。

    同年,寺库在香港、意大利、日本等地开设了多家分公司及会员服务中心,销售额如破10亿。2015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发展海外直邮业务,并于纽约、米兰和伦敦等地布局线下会所。随着消费升级的概念和智慧物联的崛起,寺库又加速智慧化产业的发展和多业务并行,为消费者打造更加高档超前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

    2017年9月寺库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商城、智能和金融三大板块共计实现营收37亿元。2018年3月,以为高端人群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主线,寺库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多个泛酒吧类专属空间,推出酒水和酒吧服务,并全面布局寺库生活、名物、艺术以及农业等多个业务板块。

    以奢侈品售卖及相关服务切入高端消费人群,客单价远超其他电商平。和大众消费品不同,高端消费品价格高,而且相比价格,此类消费群体更注重服务和体验等。但市场上,对寺库在商品质量、退换货以及退款等方面仍然饱有很大争议。

    近期,寺库联手如意时尚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大数据以及智能制造方面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拥有多家海外并购和投资管理的如意时尚控股集团已在全球奢侈品行业位居前20,而寺库在垂直电商奢侈品行业里亦已列位三甲之一。

    「寺库」一词源于南宋,本意是由寺院打开空闲的仓库,为民众提供寄售典当以及贷款等服务,是最早的寄售业态。李日学和他的团队在1600多年后,在那个盛夏夜晚,在失落和兴奋中,让其重见天日。

    李日学曾表示「创业要有好心情,不能悲观、压抑,要保持活跃;马云想要阿里巴巴做102年的企业,我们立志做109年,寓意长长久久」;这么看,刚刚过10岁的寺库,目前仍是少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寺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ez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