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八号,临近除夕,我带儿子去理发店剪头发,剪完头发之后,儿子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
“妈妈,这个时候卖什么最好?”
我稍加思索后,给出了我比较认可的答案。
“应该是卖菜吧,最近菜价上涨得很厉害,以前五元一斤的,现在卖到了十五元一斤,这时候卖菜最能挣钱了。”
说完,我看着刚上三年级的儿子,期待我的答案会是对的。
儿子摇了摇头,说不对不对,要我再想一想。
“难道是卖春联?过年家家都要换一副新对联,笔墨生意肯定很红火。”
儿子又说不对,我懒得没头没脑地猜下去了,请求他公布答案。
“这个时候应该卖鞭炮、卖新衣服最好!”
听完后,我回想了一下问题,这时候卖什么最好?
思索一番后,我突然明白了,原来他口中的“最好”不是指最能赚钱,而只是单纯地凭他的观察,凭离他近一点的、能带给他喜悦的东西而作出判断,这个时候通常会出现什么,他就认为卖这个最好。
刚才犯了一个错误,儿子问我这个问题,他自己心中想必早已有了答案,他要的答案不是我心中的答案,不是我认为的答案。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我还没能站在他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而一昧地凭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所见所闻去思考问题,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很多时候,父母们常说弄不清、搞不懂孩子们心中想的是什么,或者干脆认为孩子们的想法很荒诞、很幼稚。我想,幼稚的想法对一个孩子来说,往往是正常的。相反地,如果一个孩子的想法能很快地大人的想法接轨、吻合,这反倒不正常。
归根到底,用孩子式的眼光、身份去跟孩子沟通交流,才是能懂孩子心思的前提。那不这样去做,又会有什么的场面出现呢?如孩子把真心话憋在心里头,不愿向父母诉说,他们觉得说了也没有多大作用、又如父母常常招致孩子们的叛逆,双方皆伤,家庭气氛不美好等。
道理都有,那为什么还是有一些家长做不到呢?是上一辈对自己的教育不恰当,而间接导致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当呢?还是自己不把这件事(与孩子有效沟通)当回事呢?纵使原因千千万,都不能作为你自己教育不当的挡箭牌。
天下父母,曾经也都只是一个孩子吧。作父母,不,作合格的父母,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不断修行,要用自己的成熟细心去呵护孩子的童真稚趣,尽管他们的想法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但请你牢牢记住,你面前的,现在还只是一个孩子。
作合格称职的父母,从做孩子的好朋友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