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蓝玉的存在会对朱元璋侧立的新军朱允文有威胁性。朱允文的生母,她不是常遇春的女儿常氏,朱允文是吕氏所生,常氏是蓝玉的外甥女儿。这常氏有儿子吗?有,就是朱允腾。从血缘上讲,蓝玉跟朱允腾他是更为亲近的。在栗储的选择上,朱允文跟朱允誊都算是嫡长子。常遇春的女儿常是之前是太子妃,常氏生完朱允誊之后就难产过世了,朱允文的生母吕氏就被侧立为太子妃,常氏跟吕氏这俩人都是太子妃,所以他们俩人的儿子也都算是嫡长子。在朱标死后,是侧立朱允文还是侧立朱允誊就成为了朝野上最大的议题。最后朱元璋选择了更为年长的朱允文。在朱允文被侧立成楚军之时,朱允腾被朱元璋下旨圈禁,这样的安排就是帮朱允文清除障碍。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当时的朱允文才十几岁,蓝玉都已经快 50 了,而且征战半生,声望贼大,以蓝玉的性格,大概率是不会看上这个孙子辈的小娃娃朱允文。而且从朱允文的成长环境上讲,朱允文跟文官集团是更为亲近,更加信任的,对于蓝玉这样的勋贵武将,肯定是既提防又隔阂。
假如有一天朱元璋归西,蓝玉会不会联合被圈禁的朱允誊,对朱允文形成新的威胁?从法理上讲,这朱允誊他也算是嫡长子,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朱元璋给朱允文起过一个外号,叫半边月,据说朱允文他是个扁脑袋才洗涤此名。从这个名字中我们就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就朱允文的性格是很柔的,这一点朱元璋是非常清楚的。不帮朱允文扫除这些障碍,他的皇位将来肯定坐不稳。朱元璋选择朱允文,不是因为他能力强,就是一个字,孝。当年朱标从外地回京,身后面长了个大肉瘤,异常疼痛,朱允文是没日没夜地守在床边照顾他爹朱标,朱元璋把这事是狠看在眼里。后来朱标病逝,朱元璋难受了 28 天没上朝。这期间,朱允文将自己的几个弟弟是照顾得井井有条。这两件事让朱元璋大为感动,决心立朱允文为储君。朱允文被立为储君之时,蓝玉这颗钉子是必须要剪除的。是不是朱标不死,蓝玉就可以彻底扫平漠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