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9【 吹角节和赎罪日 】
2018/9/9 当天黄昏,便进入了犹太5779年。
2018/09/晚上~2018/09/12(日落前) 便是犹太新年「吹角节」(Yom Teruah)
2018/09/18黃昏~2018/09/19(日落前) 便是犹太赎罪日(Yom Kippur)
犹太新年(Rosh Hashanah),字面上的意思是「年头」
依圣经记载,新年称作「吹角节」(Yom Teruah) 叫做「一年之始」(Rosh Hashanah),犹太人认为Rosh Hashanah是「世界的诞生日」,也是创造的纪念日。
犹太历不是在亚伯拉罕被拣选、摩西被呼召或大卫王朝的时候开始,而是在宇宙被造时开始的;因为犹太教教导圣经是万物的历史。
有人问:「为何一年之始是从第七个月开始呢?」
答案是,在神的历法中有两个不同的循环。
第一个循环是「创造的循环」,或称为「祝福的循环」。在神原始的计划中,每次吹角节是展开有神同在的和平、健康、喜乐和供应的新的一年。
当罪进入世界时,有一个问题产生了,罪把我们带离了神祝福的循环,而带入罪和死的循环,在罪与死的循环中,新的一年不再带来和平、健康、喜乐、供应,而是更多的恐惧、损失、病弱和死亡。
所以,神开始了新的循环:「救赎的循环」。这循环提早七个月从逾越节开始,当神设立逾越节时,祂说:「现在,这将是所有月份的开始。」
在吹角节吹号,是一个代表从旧循环出来进入神同在的记号。救赎的循环的第七个月变成了第一个月,也成了新的祝福之年的「岁首」!
号角
希伯来文:שׁוֹפָר
英文:Shofar
古代的一种乐器,在圣经中多次被提及。
第一次吹角声✊
圣经第一次提及角声,是当神在西乃山颁佈律法前,藉角声招聚百姓迎接祂(出十九10-17)。这角声是从天上来的,可见吹角是由神亲自设立。圣经中亦提及耶和华亲自吹角(亚九14),祂的同在有角声伴随(诗四十七5)。
吹角用途及目的✊
节期:吹角节(利二十三23;民二十九1)
喜年赎罪日 (利二十五9)
月朔﹑月望和过节(诗八十一3)
招聚:扫罗吹角招聚以色列人 (撒上十三3-4)
基甸吹角招聚亚比以谢人(士六34)
尼希米以角声招聚犹大人 (尼四20)
贊美:用角声讚美神(诗一五零3)
欢庆:用角声在耶和华面前欢呼(诗九十八6)
大卫和以色列人抬约柜时欢庆(撒下六15; 代上十五28)
亚撒改革时人民欢呼(代下十五14)
争战/军事指令:
攻佔耶利哥城时吹角(书六4-5)
在米甸军营四围吹角 (士七18-22)
预备打仗 (耶四5、19;五十一27)
招聚各国攻打巴比伦 (耶五十一27)
警号:守望者吹响号角警号 (结三十三3-6)
警示耶和华的日子将到 (珥二1)
重要宣佈:✊
吹角召开严肃会 (珥二15)
立王 (撒下十五10; 王上一34、39;王下九13)
末世:谈及末世时多次提及吹号 (林前十五52; 太二十四31; 启八至十一)
(* 不少学者认为号筒与号角的功用等同或相近)
现今常用的号角
羊角Ram’s Horn
圣经中提及的羊角 (书六4)✊
小旋角羚角 Kudu’s Horn
后来也被广泛使用,大部份由非洲进口
吹角方式✊
犹太传统一般教导四种吹角方式:
吹号 (Tekiah):一次长的单音
短号 (Shevarim):连吹3个短音
警号 (Teruah):连吹9个短音
长号 (Tekiah Gedolah):很长的角声
2018/9/18 当天黄昏~2018/09/19(日落前) 便是
犹太赎罪日(Yom Kippur)
以赛亚书 1:18 的应许:“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
犹太人相信在一年之初有三审。民历1月1日/神历7月1日,是初审;民历1月10日/神历7月10日,赎罪日,是再审;住棚节的最后一天,民历1月21日/神历7月21日是宣判日。所以大多数人都希望经过前面十天的忏悔,最后能被重轻发落。
民历1月1日,太阳下山了,初审过去了。在晚祷后,犹太人的亲朋好友要互相祝贺。因为在初审判定:好人立生;坏人立死;有好有坏的人在10天后赎罪日才判生死。因此,在初审后,就要祝贺亲朋,甚至是陌路人,祝贺他们判了生,通过了第一关,至少是个有好有坏中间状态的人。
七月十日是一个很严肃的日子,就是赎罪日Yom Kippur。赎罪日的前一周,大祭司要离开自己的家,搬入在圣殿旁屋的房子。 他要准备另一个后备祭司,以免他突发死亡或染了不洁以致不能供职。 在这周内,他要负责圣殿的事奉,如烧香、点灯、献早晚的祭等。 此外还要研读和记熟律法书上两部有关的经文,以免出错。赎罪日前夕,大祭司整晚不眠,研读律法书和预备自己的心。 如果他打瞌睡,旁边的年轻祭司会大声念诵诗篇吵醒他。 有时他们会叫大祭司整晚站在冰冷的石板地上。赎罪日的早祭由大祭司负责,不像平时由普通祭司负责。 这天大祭司要洗身五次、洗手脚十次。清早大祭司起来,沐浴后穿上平日的金色圣服。
他在洗濯盆洗手脚后,开始早祭的事奉,包括献燔祭、点灯、和烧香。 赎罪日也算为安息日,所以早祭后献多两隻羊羔为燔祭。大祭司开始赎罪日礼仪前,洗手洗脚、脱去金色圣服、沐浴、穿上白色圣服、然后再洗手洗脚。白色圣服包括:内袍、腰带、裹头巾、和裤子。 这些衣物是用白色细麻布造的,所以叫白色圣服。大祭司进入至圣所,不穿华丽的金色圣服,而穿白色圣服,表示以谦卑和单纯的心到神的面前。
在内院圣殿廊子和铜祭坛之间,已经预备了一隻赎罪祭的公牛。 大祭司面对著东 (面向会众),牵牛对著西面 (对著圣殿),将双手按在牛头上,为自己和家人祈祷认罪。另外有两隻公山羊在圣殿东门,大祭司来到公山羊前,拈阄决定那隻归与耶和华,另一隻归与阿撒泻勒。 归与阿撒泻勒的就是代罪羊,要担当众人罪孽的。决定了,他就把一条红线绑在代罪羊的角上,又将这红线剪下一段绑在圣殿的东门上。 另一条红线绑在另一隻羊的颈项上,就是那归与耶和华,要被宰杀献为赎罪祭的。
此时那代罪羊一直向东站著,面向会众,等待将众人的罪孽带出城外旷野。 大祭司两手按在羊头上,为以色列人认罪代求。然后这羊被牵出圣殿东门,交给一个等候的祭司,负责将羊远远带出城外旷野,约十至十二哩之外。 一路上有十个茶水供应站,让他可以小息。 去到最后一站,就将羊推下悬崖跌死。 然后他打起旗号,各站又打旗号回圣殿,传递他们的罪孽已经得赎。传说如果代罪羊蒙接纳,那绑在圣殿门上的红线会变白,象徵以赛亚书 1:18 的应许:“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 但传说在第二圣殿被毁前四十年,即基督完成救赎后,红线没有再变白。因为基督已经完成了为我们代罪的救恩,代罪羊的功效也随著结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