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特征。有学者指出《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的高度类型化。所谓的类型化人物的主要特征有这么几点。
第一个是这些人物的外貌,身份大致是相似的。
第二他们身上高度集中的体现了某一种道德观念、性格类型、特殊才能等等。这些人物揭示了某些人性的本质,他们的性格非常的鲜明,描写前后统一稳定,给读者十分强烈的印象,并且使读者受到极大的情绪感染和道德感化。
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演义》的时候,提出三国人物的三绝。一个是诸葛亮是智绝、智慧的化身。一个是关羽,是义绝。他身上是义这种道德观念的集中体现。还有一个就是曹操是奸绝,曹操是奸雄的一个代表。所谓的三绝也就是三个重要的人物类型。
结合《三国演义》的具体描写,分析类型化人物塑造的一些特征。
第一点就是性格的鲜明性。这些人物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别突出的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以诸葛亮为例。诸葛亮在作品里面就是智慧的化身,他身上其实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个是他鞠躬尽瘁的忠贞,第二是他运筹帷幄的智谋。这两者相辅相成,更重要的更集中的是体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对诸葛亮的智谋的刻画,在小说当中可以说得到了无以复加的强化。
诸葛亮刚出场的时候就是三顾茅庐,在草庐之中,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他对当时的天下大势已经了然于胸,所以在隆中对策的时候,诸葛亮就向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定出今后的战略目标。接下来小说对诸葛亮的智慧,展开来充分的描写。
诸葛亮出山之后,就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胜利。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他舌战群儒,达成联吴抗曹的这样一个目的。然后通过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重大胜利。他处于危险境地的时候,能够知己知彼,镇定自若,演出一场空城计等等,包括木牛流马,七擒七纵等等这些故事,都对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一种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他的智谋进行了充分的描写。小说对诸葛亮形象的刻画,集中的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他就成了一个智慧的化身。
第二个就是性格的统一性。以关羽这个形象为例。从关羽外在的形象特征到他的性格特征,都给读者以威严正大、光明磊落的深刻印象。他的外貌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是一个非常威严高大的一种形象。而他的为人就是心口如一,爱憎分明,从不矫饰虚伪。他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性格是高度统一的。
关羽在小说当中可以说是义的化身。毛宗岗在评点关羽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说:“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义重,做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心则赵汴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过之,意则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严正过之,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毛宗岗的这个点评当中,提到几个刻画关羽形象的关键性的情节故事。一个说他青史对青灯,极其儒雅。小说里面说关羽喜欢读《春秋》。《春秋》就是明君臣大义的这样一部著作。这一方面体现他作为一个武将的儒雅,另外一方面,他深受传统的忠孝节义这样一些思想,这样一些伦理观念的影响。还有再写到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
在关羽这一生当中有两个重要的体现他的义的关键性的故事。一个是千里走单骑,他身在曹营,不管曹操对他如何的恩宠礼遇,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是他一心要找到自己桃园结义的兄弟,所以千里走单骑去找刘备他们。这是太乙的集中的一个表现。
第二个重要的情节就是义释华容。在赤壁之战的最后,曹操一败涂地,狼狈逃生。在华容道碰到了关羽。关羽驻守华容道,是曹操逃路的最后一个关口。这个关键时候,关羽碍于当年曹操对他的种种恩遇,最后把曹操放走了。所谓的义释华容,也强调了这个义。这两个义其实从战争当中,敌我关系的这个角度来看,关羽是不应该放走曹操的。
从当时战争的敌我关系来说,这是大不义。但是就关羽和曹操的个人关系来说,却是关羽对当年曹操的种种礼遇的回报,这也是一种义的表现。因此千里走单骑,和义释华容,同样出现在关羽身上,说明关羽身上的义,已经超越了具体的政治伦理和敌我矛盾,他成为一种更高更具有绝对性的道德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