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焦虑,为自己的焦虑感到焦虑,旋转的忙碌将自己一路逼到了焦虑的最高级。
然后,我突然觉得自己该停下来,去探索这份焦虑的根源了?我究竟在焦虑什么。
是孩子们吗?我在为孩子们的什么焦虑呢?
是学习成绩吗?我自己能明白孩子的成绩虽然能代表一些情况,但代表不了全部的表现。大轩虽然没有把所有的生字都记住,没有每次测验都对,但是我觉得大轩对目前知识的掌握还不错。二轩更是平稳,几乎没有花费太多的心思。
是行为习惯吗?大轩有些被动,不能够自主地去安排时间,可是他只有二年级,已经懂得抓紧时间去完成作业,然后就能好好玩了。这已经不容易了吧!二轩只要是布置的作业,自己已经张罗做了,大班的孩子这样也已经很好了吧!兄弟俩会吵着看动画片,可是到限定的时间关闭也能做到。
他们身上有小孩子的顽皮、执拗、不讲道理,可这不就是孩子吗?这些我都能接受,那我在焦虑什么呢?
古语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如果不是为孩子的现状担忧,是不是因为以后呢?这种“未来式”的担忧,又让我开始焦虑了:会不会大轩的压力大呢?要上课、写作业,还要上兴趣课。可是如果什么都不做,这样的焦虑并不会减少。我是在真的“为之计深远吗?”
以后并不是可以预料的事情,我也懂得虽然担忧也只能静待。那我之于孩子,究竟在焦虑什么,仔细一想,原来是比较。
我会因为大轩比别人写得快而心生愉快,会为他比别人考得好而感到高兴;同样会因为大轩不如别人写得好而生气,不如别人接受的快而担心。我会因为别人的体验比他们多而懊恼,会因为别人见识比他们广而羡慕。那比较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是我觉得我的孩子应该比别人好吗?那么,“我觉得”这三个字代表了什么呢?是不是想用孩子来证明自己呢?想要证明“我是对的”,“我能做好”。这样的“证明”说明了什么?
自恋,我很自恋!我最终还是想要满足自己的自恋!
那么是我自己吗?我又为自己焦虑什么呢?
我现在的状态是我想要的状态吗?我想要让自己成为什么样子呢?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评价,但又不满足于别人的认可和评价,可是也没有完善的自我评价体系。所以,我还是盲目的。
那么,我在工作上想要达成什么样子呢?语文教学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心理学方面能有一些精进,作文教学方面可以行成自己的体系。但怎么去做呢?我似乎又盲目了,而且找到各种理由让自己的盲目合理化:我太忙了,没时间规划;我太忙了,没时间研究;我太忙了,没时间总结。我在忙什么呢?我在忙着为盲目焦虑。
我盲目地认为我可以很优秀,盲目地以为我什么都可以做好,盲目地想着:我是不做,我要做就一定能做好。然后沉浸在这份盲目里焦虑。
我想在家庭中达到什么状态呢?可以家庭和睦,家庭氛围温和,想要“爸爸爱妈妈,一起爱娃娃”,可是我一边对亮哥的表现深恶痛绝,一边看着这样的亮哥有些窃喜:我终于找到问题的原因了,那就是亮哥你,我都是对的,是你让家庭变成了我们不理想的样子。
所有的想法都在证明:我是对的,我能做好!这样的“证明”说明了什么?
自恋,我很自恋!我最终还是想要满足自己的自恋!
我被狠狠地打脸了,原以为是孩子、是家庭、是金钱让我焦虑,可是这焦虑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潜意识”中的那个自我。
我这无处安放的焦虑,我这从原级到比较级,再到最高级的焦虑,需要静下心来做更深入的探索。我不断地告诉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轻轻地去体会内心的那份焦虑,体会到,感受到,然后去接纳和化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