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教育
应有审慎对待道理的态度

应有审慎对待道理的态度

作者: 南多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5-09 17:05 被阅读0次

周六早上,我骑车去上班。路上碰到了一件事:在路口等红灯时,旁边并着一辆准备右转的汽车,彼时直行变绿灯了,我便准备过马路,左侧的待转车辆也犹犹豫豫想要从我前面绕过去,我们便彼此争让了两三个来回,最后我没耐性,加速从她车头绕过去了,并抛下一个嫌弃的眼神。过马路后,我就后悔了。我怎可对人用这样的眼神?回顾过往,我用这样的眼神还少吗?我忽然发现,我自以为的素质,谦谦君子风范,在这一刻被摔了一地。我自诩读了一些书,懂了不少道理,对人也多谦和,可在面对一些小事时,怎这般经不起考验。我忽然意识到,我只是知道这些道理,我并没有身体力行它们。我非常惶恐,我想,这样是不行的。一个道理,知道它,很简单,传播给别人,也很容易,可是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不过是传播了一个道理,如果没有身体力行的操作,没有切身感受到它带来效果,传播是没有力量的。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里讲了一个故事:一群神学院的学生要赶去作关于慈悲的演讲,路上有很多遭受苦难的人,他们都亟需帮助。但很多学生并没有停下来帮助他们,他们只是自顾自的赶去告诉别人怎么施慈悲。真是很讽刺的一个故事,我在想如果神学院的学生都分不清真慈悲和假慈悲,我们呢,岂不是更难辨别哪些是对,哪些是错,毕竟慈悲是那些学生一生都在追寻的话题。

应有审慎对待道理的态度

我们通过看书、与人聊天、浏览信息,每天都能接收到一些道理。当我们听到一个道理时,会怎么做?我们会想一想,这个道理是这样吗?结合自己的情况用10秒钟简单思考后,我们一拍脑门:哇,真的是这样哦。然后逢人便说这个道理好有道理,把它传播出去了。可是你有想过吗?这个道理是真的吗?有人实施过并取得成功吗?它适合你吗?它适合对方吗?这样的分析,我们难以在10秒钟内做到。甚至,我们根本就没有这样想过。一个道理,都没有好好想想其确定性(真实、有效、可行),便轻易传播,说这是传播谣言也不为过吧。对于社会的价值体系的影响,暂时不提。说说对个人的影响,你觉得你截获了这个道理并传播出去了,你的收获是什么?这个道理吗?我觉得并没有。好一点的,你可能会尝试这个道理一两天,发现很难坚持下去。一方面,你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做,另一方面,执行这个道理时,效果好像并不是很明显。于是变得拖沓,慢慢的这个道理于你只是一个道理,不再具有操作性了。到最后,当某一天,有人跟你说起这个道理时,你又是一拍脑门,哦,这个道理我知道,可是……可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近年流行的一句话: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一生。为什么道理都懂(看似),还是过不好一生?因为我们并没有实践它,落实它,不经身体力行的道理,不能称其为道理,至少,那不是你的道理。

现代人普遍的焦虑与恐慌,生怕落于人后,所以大家都极尽可能想多掌握一些技能,多获得一些信息,多知道一些道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肯花10秒钟思考一个道理。但我们上当了!很多输入进来的道理,都是不合格品,没有经过考量,没有经过论证,只有一句话加一群听话传话的人。何其悲也,我们仿佛被人(“道理”生产商)玩弄于股掌之间,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

昨晚我在看书时,注意到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可是我们真正明白其意义吗?未必。这应该是一个数学符号,他表示一种相等关系,比如,小明身高=170cm。我们来分析一下,“小明身高”和“170cm”是一个东西吗?“小明身高”是一个名词,“170cm”是一个数据,他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个等号是表明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的,是说小明身高的“数量”等于170cm。再举一个例子,贩卖假药等于谋财害命。犯罪的人说,我只是卖假药,并没有杀人。乍听好像有道理,但我们都知道,这是狡辩。这里的等号是指这两件事性质是一样的,并不是拿刀才是杀人,你的假药,就是凶器。

说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对“=”认识上的不足,会招致我们概念不明,甚至做错事。一个道理,不去分析其正确与否,也会出现爬上了梯子,才知道上错了墙的窘境。

从一开始就要找对方向,也就是要找到正确的道理。那么,什么是正确的道理呢?在我看来,正确的道理有三个共性,一个个性。正确道理的共性是:要有操作性。能做的道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道理,而空谈是没有用的。然而,具备了操作性,也未必就是正确的道理,这就牵涉到第二个特点——有效性。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你必须亲身体验,发现,真的有效果,它才可能是正确的道理。注意哦,我用的仍然是“可能”,有人问,你还想怎样?我说,我还想看看我得到的结果和道理中所描述的结果是否一致。如果道理说,你这样做,就能得90分,我照做了,于是我得了87分,那么,这个可以看做是个正确的道理,可是若我只得了65分,我就要怀疑了。你明明只能给我涨5分,怎么硬要说能涨30分嘛?你这分明是骗人的。对这样的道理,我认为,它是有成为正确道理的潜力的,但在说法上欠妥,可以改为:你这样做,就能取得进步,进步的幅度还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你这样说了,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了。真实性很重要,不要以最佳效果代替平均期望来打广告。这也牵涉到正确道理的个性——适用性因人而异。你的道理让60分的学生涨5分,但另一个道理却可以让60分的学生涨20分,这就是适用性,不要指望一个方法适用于所有人,一个道理也不大可能适用于所有人。结合自己的情况,分析一下,这个道理适合我吗?再决定是否接受然后操作。

作为道理的受众这一身份的部分工作完成了。再谈谈作为传播者,该注意什么?首先,就是不要轻易传播,除非你已经尝试过,并觉得切实可行而且效果不错。其次,要因人而异,在对别人比较了解的情况下,经过分析后,觉得应该适用于对方,并且会对其产生极大帮助,那么可以传播。除此两者之外,我觉得道理没有必要传播出去。除了直接传播,对道理还可以有一种把玩方式——探讨,你可以和别人探讨一个道理,说出各自的想法和依据,一定记住一点,要有依据,而不要仅仅是流于印象作出评判。当然,有人会说,你这样是不是太憋屈了,太难做到了?我得承认,确实是这样的,不过,作为一个希望变得严谨的人,我认为需要这样做。所以说,我这篇成文,也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我始终相信一点:每个人,对道理都应该秉持审慎的态度,这是一个基本素质。当你在传播一个道理时,你已经与道理形成共生关系了,你要为你传播的道理负责。

应有审慎对待道理的态度

老子云:大音希声。是否也可以理解为,好道理在于少而精呢?要做到振聋发聩,就要积聚力量。

相关文章

  • 应有审慎对待道理的态度

    周六早上,我骑车去上班。路上碰到了一件事:在路口等红灯时,旁边并着一辆准备右转的汽车,彼时直行变绿灯了,我便准备过...

  • 审慎对待“钱”

    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墨菲定律,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拿今天发生...

  • 读书,对待假期应有的态度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时间太瘦,指缝太宽,四天假期咻地一下子就过完了。该写的文章一直拖欠着,该读的书还没读完,...

  • 中国速度

    2.13,周四 湖北易帅。至此,应王陈已到位,处在疫情漩涡中的湖北、武汉应有更审慎的态度、更雷霆的手段、更缜密的措...

  • 2018-03-25

    做事要有态度,做人也要有态度,态度的好坏,决定了你能否成功,不管工作还是生活,拿出我们应有的态度,对待任何人,任何事!

  • 倾城之恋

    张爱玲的文字难得的老道,二十岁的年龄便已看透世情。 她笔下的男人、女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审慎而又拘谨,最后却总是一...

  • 这才是对待英雄应有的态度

    不久前,一段普京落泪的视频广为流传。纪念俄罗斯牺牲飞行员的音乐会上,当《多想活着》的歌声响起,普京情不自禁地起身,...

  • 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

    今日打卡1:共计52分钟 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对投资有着非凡的意义,要用审慎,资质又冷峻超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投资。 ...

  • 如何对待你的时间才值得

    01.“郑重”地对待时间 梁漱溟先生说,对待时间我们要郑重,这是对时间应有得态度,所谓郑重就是不敷衍、不迟疑、不摇...

  • 止损,是对待自己应有的态度

    奔走在匆忙的生活里 陀螺一般的旋转 奔走在萧瑟的生活中 东拼西凑的过活 好像生活每天都有解不完的难题 好像生活每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应有审慎对待道理的态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ki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