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李老师正在上美术课,第五组的琪琪哭了,原因是坐在她前面的小兰站起来踢了她一脚。
因为正在上课,李老师不好停下来问情况,就让我来解决。
我将两个孩子喊到一边。“怎么回事?为什么踢她?”我问小兰,“她先踢我的。”小兰理直气壮地说;“是这样吗?琪琪,”琪琪哭的很伤心,一边哭,一边摇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又问了一遍,“她先踢我,我才踢她。”小兰再次强调到。
一个说别人先踢的,自己是“正当防卫”,一个说自己没有踢,看来,“案子”不好断,“法官”不容易当啊!我想了想,将两个孩子旁边的“目击者”喊来,可“目击者”说,虽然坐在旁边,可根本没有“目击”,没有看到是怎么回事。
这时,琪琪哭的更狠了,小兰嘴里也一直在嘟哝着“她先踢我的”,仿佛在证明自己没有错。我说到:“你们一个说没踢,一个说先踢了,看来有一个人撒谎了。我们班有摄像头,既然找不出是谁的错,我就要去查监控,刚好杨老师在下面听课,我来给她打电话,让她听完课去查查,看到底是谁先踢的。”说完,我假装一边拿手机,一遍观察两个孩子的表情;“我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让我查到是谁先踢的,我就不让在我们班了。”
这时,小兰突然哭了,一边哭,一边说,“琪琪把脚放在我椅子上,我觉得不舒服,就起来踢了她”,“那她踢你没?”“没有”,“你为什么要说她踢你了?”小兰不吭声了。停了一会儿,我问:“这个问题,可以怎么解决?”小兰想了想说:“我可以给她说,让她把脚放下去。”“对呀,有了问题,要想着去怎样解决,而不是去踢,去打……”我又一番道理讲解,两个孩子互相道歉,下去了。
一个看似简单的小风波,却折射出孩子的许多问题:1.不能勇于承担责任。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不是说去承认错误,而是第一时间去推卸责任,没有责任担当。今天如果我不是想出“查监控”这个办法,可能到最后,小兰也不会说出真相;2.不会用语言沟通,协商。孩子之间发生矛盾,首选就是告状,再者,就是行动攻击,而不是去沟通解决。
我想:怎样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解决问题,怎样让孩子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是我们在幼小衔接阶段要引起重视和教育的问题!孩子优秀不优秀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错误,而不是去撒谎,去推卸,这才是作为一个孩子,乃至一个成人应具备的也必须具备的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