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无问西东》:你错过的这些电影细节

《无问西东》:你错过的这些电影细节

作者: 波波钱多多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09:54 被阅读62次

    那一天下班,地铁里的一张海报拦住了我换乘的步伐,只见黄晓明一个探头的动作,清澈的眼神溢屏而出,这是我走进电影院的初衷。

    《无问西东》:一部拥有高含金量片尾彩蛋的清华大学宣传片

    《无问西东》的片名取自清华大学校歌中的一句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片中取景云南山坳里的村庄、大漠中的明朝围墙,京城飘雪的古园等强反差的景象,质感十分精美,截成图都可以当屏保。

    片尾的彩蛋更是导演李芳芳做足功课,筹备了14个月翻阅百万字文献和十余万张历史影像制作而成,在自发的掌声中一一道来朱自清、吴晗、钱穆、陈寅恪、冯友兰、潘光旦、费孝通……等传奇大师,可谓良心之作。

    影片通过四个不同的时空中的四组人物来塑造主题,展示不同时代的清华学子对青春的期待,对理想的思索,对人生的感悟,伴随着时代的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找寻到真实的自我。

    电影上映后,却出现两极化口碑。叫好的同时,许多人直呼看不懂,我也一度怀疑看错电影场次。

    倒叙和插叙的拍摄手法让整部影片如同一篇散文,看似一个个毫无联系的小片段,却在无形中指向同一个主旨,形散而神不散,多处金句点题,令人深思。

    1936年的北平,吴岭澜在清华古园的长廊上“只问真实”。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那什么是真实?

    泰戈尔在清华大学办了一场演讲,关于真实。

    “因此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错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的天职,千万不要理会那恶俗的力量的引诱,诞妄的巨体的叫唤,拥积的时尚与无意识,无目的的营利的诱惑。”

    站在泰戈尔旁边的有刘彻舟,场下有吴岭澜。

    「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漫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这句话给整个影片一个基调,定了一条主线。

    1938年的昆明,沈光耀在长空上“只问盛放”;

    1962年的北京,陈鹏拉着王敏佳的手跑遍了校园,告诉她什么是“核”,一个“只问深情”,一个“只问勇敢”;

    现在的北京,张果果在尔虞我诈的职场上“只问初心”。

    这条线从未断过,他们都真实,从于自己的内心。

    “保持那凡事必求美满的理想,你们一切的工作,一切的行动都应得折中于那唯一的标准。”

    电影是多少当代人的写照,无力反驳。

    我们既是电影里的每一个人,又是荧幕前的每一位观众。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问”自己,也“问”这个时代。 

    影片最催泪:陈鹏深情托底,沈光耀向死而生

    《无问西东》的泪点集中在陈鹏深情托底表白和沈光耀向死而生两处片段。

    其中一幕尺度很大,让人印象深刻。

    王敏佳由于死党的一句“划清界限”而被赤裸裸拉在大众面前挂着“罪名”接受唾弃,最后在师母的唆使下,群众一拥而上殴打王敏佳。

    王敏佳笑了一下,苍白带着血丝的眼里噙着泪。

    师母恐慌而逃,在绝望之中跳井而亡。

    在纵身一跃那刹那,师母的耳畔萦绕当初的怒吼:

    人就不能变吗?人为什么不可以改变?为什么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变,而这件事情就不能变?

    是,有些事情可以变,有些事情不能变!这个时代,什么可以变,什么不可以变,又变成什么?师母在生命尽头发出最后一声。

    陈鹏抱着王敏佳的尸体走出那愚钝的血泊之中。

    坑挖好了,王敏佳却意外活过来了,最后他们埋了空壳,完成自我救赎。

    其实,有些东西是不会被改变的,即使死了,依然活着。

    陈鹏带王敏佳离开了,给她安定了一个栖身之处。此时毁容的王敏佳却无法面对陈鹏的爱,陈鹏紧紧而坚定的搂着她。

    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得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掉的时候你把我推开,不要我给你托着。

    因为这句话,王敏佳裹着的黑纱布湿透了。

    镜头转接到昆明。

    漏雨的教室里,课堂聒噪得无法继续,老师干脆停下来,在黑板写下:静坐听雨

    四处是哀鸿遍野,炮火纷飞,连生灵都难觅一份安稳,头顶的轰炸机时不时盘旋而过,如何静下心。

    沈光耀打开窗户,窗外是希望,是生机,是一切充满生命力的景象。

    而后,几声爆炸声,大地满目疮痍。

    他把随身带的一串手链放在群众的鲜血之上,祭奠那个幼小的灵魂。

    “不是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而是整个国家都危亡了,我们要去当兵。”

    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感动,他接受,也敬畏,也流泪,也悲痛。

    值此国家危亡,饿殍满地,哀鸿遍野,我辈只能期满母上,投笔从戎,挽救于万一;虽独子之不孝,后嗣之断绝,却作军人之表率,当中国青年之无愧。

    危险的航线上,他驾驶直升机扔下一包包粮食,大地是一群饥冻交切的孩子,待哺待救。

    这个时代需要他。

    「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一架架敌机飞驰而过中华大地,他迎面而上,成为那个时代的浩瀚长空中一抹绚烂烟花。

    几千米的高空萦绕着他对母上的愧疚:母亲,对不起。这种愧疚很无奈,却很无畏!

    观影前二三事:闪耀的西南联大

    西山苍苍,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定为校庆日。

    日机的肆虐之下,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时大学被迫分三路西迁昆明。

    烽火连天的途中,每一步都沉重。

    他们并没有带什么厚重东西,只是几本经典,几个化石,几件精密教学器材。

    比如50毫克镭,其实真不重,却是教授赵忠尧用胸膛烙上的两道血印护送。

    他保全了中国高能物理的全部家当,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核科学家,才有了《无问西东》里的飞奔清华园的“核反应”。

    他们扛着希望,担着责任,带着信念,走过血迹斑斑的芳华,那条路上布满地雷。

    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办校期间,这所炸弹中长大的学校拥有超豪华师资阵容,包括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钱穆、冯友兰、吴晗、李赋宁、吴有训、陈省身、陈岱孙、张奚若、潘光旦等等。

    同时,也涌现了众多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台湾“中研院”院士;其中有杨振宁、李政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于敏6位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宋平、王汉斌、彭佩云则成为国家领导人。

    炮火声中,大师们呕心沥血著名作:钱穆写下《国史大纲》,陈序经写下《文化学系统》,汤用彤写下《中国佛教史》,冯友兰写下《贞元六书》,华罗庚写下《堆垒素数论》,周培源写下《湍流理论》,赵九章写下《大气之涡旋运动》……

    在教育史上,西南联大是辉煌的一隅。

    1946年7月31日西南联大停止办学,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

    如今,日月重光,西南联大纪念碑犹记着那段历史。

    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也。

    最后,如果你提前了解你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END

    文 | 波本多情

    喜欢写点乱七八糟的东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问西东》:你错过的这些电影细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lv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