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说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有效方向,就是把每年购书数量加码,提高到一年五百本以上,争取这五百本的选择可以覆盖最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多样化的书籍。
此文一出,很快引来了骂声。
评论区有网友质问他:
“是不是脑子坏了,在误人子弟?一年阅读500本书,这也就意味着每天1.5阅读本书。按300页算,每天读书4小时,那么就是接近1.875页/分钟。这种一目十行的能力,难道还指望能实现有效的精读?开玩笑么莫不是?”
当然,也有网友为作者解释。有意思的是,不管是骂他的,还是支持他的,作者通通把留言放了出来,不予辩说,只留读者自己去思考。
其实,关于书籍到底是该一本一本的精读吃透,还是以量取胜,这个问题我也是最近才慢慢想明白。
私以为,对于像我一样原本就没有多少阅读基础的人来说,读书应该贵在“精”而不在“多”。
今年年初,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每月阅读2本书,截至目前为止,已经阅读完了35本书,早已经完成了年初的既定目标。但实际上,这一年来的阅读体验并不算好,我甚至决定,明年只要计划读完10本书就ok了。
因为底子不牢、没多少知识储备,只一个劲的追求阅读数量,于我而言并无太大益处。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翻阅一本本新书,但读完后脑子仍如干枯的井一样。
朱光潜先生说为写文章而读书,该读得更细致,更深入,这是经验之谈。
对于阅读基础薄弱且致力于写作的人来说,不必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每年一定要看完50本书,能够养成长期阅读的习惯,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吃透两三本经典的书,把其中的一半能应用到思考与实践中,就已经很理想了。
那如此说来,是不是说只适合精读,不适合多读书呢?显然不是的。
就拿这位说一年应该阅读完500本书的作者来说,他的建议有错么?其实没错。
指责他的网友恐怕没弄明白,这位作者,可不是我等阅读基础薄弱的人。数十年的阅读经验,早就让他的大脑形成了信息高速公路,他早就过了获取知识的关口。
如今,大量阅读对于他来说,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将不同的思想汇总,获得已知事件的全新的视角,阅读500本书是信息整合、知识架构调整,是优化而不是得到。
事实上,书是越读越快、越读越精的。很多人都觉得书本上的知识一般用处比较小,其实,当一个人的知识大规模地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涌现”效应。
这种涌现效应,也符合巴菲特的某个说法:一个小小的雪球,从漫长的雪坡上往下滚,越滚越大,加速度、冲击力、规模都呈现出加速度的扩张,只是需要每天不停地往下滚,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也因此,究竟是该多读书,还是精读书,完全因个人情况而异,并与绝对之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