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08:46 被阅读54次

长干行

崔颢

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名家点评

读崔颢《长干曲》,宛如舣舟江上,听儿女子问答,此之谓天簌。(管世铭)

急口遥问语,觉一字未添。(钟惺)

赏析

本诗用轻快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抓住了生活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塑造了一个活泼开朗、可爱率真、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风格明艳浪漫,热烈但不张扬,质朴美好。

长干为地名,在金陵地区;横塘与长干相近,在今南京西南麒麟门外。天真的女孩住在横塘,行船时候忽然听到邻船男子的话音。便不加思索张口问:你和我是不是同乡?“暂”字暗示两人初次见面,萍水相逢。茫茫江上,停船自报乡里,主动和偶然相逢的小伙子攀话,表现了女孩的豪爽、纯真与热情。船家女天真率直,才问过男子家在何处,不及回答,便自言横塘人。这种直爽无邪的性格反映了她应该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

诗人以问句开篇,单刀直入,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声音一出,情态便出,再不用在浪费笔墨描写女孩的姿容穿戴。

《长干曲》本就是乐府旧题,诗人沿用了民歌男女对唱的形式。第一首用女主角的口吻,第二首用男主角回答的口吻作答。“家临九江水”回答了“君家何处住”。

“来去九江侧”,男主人公如实告诉对方,他也是一个风行水宿,常年在外奔波的人,所以才有两人的萍水相逢。此句既回答了对方的问题,也暗含着迫于生计的无奈。

“同是长干人”回应了女主人公“或恐是同乡”的猜想。同是长干人,又同在水上漂泊寻生计,两人自然会有“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若两人从小便相识相知,该有多好,结尾“生小不相识”伴着叹息,显出萍水相逢的可贵。

相关文章

  •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长干行 崔颢 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其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 草书练字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 唐诗三百首(316)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唐 - 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译文 我的家临近九江边,来来...

  • 一见钟情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 长干行

    《长干行》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

  • 读唐诗《长干曲二首》-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一...

  • 金陵怀古

    从“多少楼台烟雨中”到“晋代衣冠成古丘”。 从“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到“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从“旧时王...

  • 跟我一起学诗词||长干行

    [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 2018-06-14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

  • 【每日读诗】34《长干曲》

    长干曲 [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ox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