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旁边是一所培智学校。
这个学校十年前还是一所公立小学,大约是学校规模扩大,容纳不了太多的孩子,只能搬离,原校址改为了培智学校。
自从改了性质,学校原来的嘈杂顿时不见了,一同听不到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旁人经过,也基本看不到孩子们活动。所以,时间一长,居然忘记它是一所学校。
最近早上送外孙上幼儿园,一早一晚会经过学校,才得以看到学校的孩子和送孩子的家长。
01
所谓培智学校,收录学生的原则一定是智力发育有障碍的孩子。这种障碍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原因造成。
学校的孩子中,脑瘫和唐氏综合症,占了大多数。
不知道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是如何挺过那样一个时刻的:得知孩子有严重的智力障碍,或者,是唐氏综合症的终身患者。
学习心理学的我至少知道,这样的家庭一定要经历特别难过的时刻,从否认、质疑、愤怒到最后接纳,每一步走来都特别不容易。
但,我却看到,一旦接纳,他们对孩子的爱,却更满。
02
一个妈妈,一个男孩。从个头看,孩子大约10岁的样子。到了门口,男孩儿却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拉着妈妈的手不放。
妈妈低下头,帮孩子扣好扣子,然后抱住孩子,在脸上亲了一口。
孩子也在妈妈脸上亲了一口。
然后,孩子放了手,在老师的引领下进了学校。
看起来,亲吻,是妈妈和孩子每天要进行的分别仪式。这个仪式,是孩子大脑默认的程序。
03
另一个孩子,是爷爷奶奶一起送来的。
两个老人拉着孩子的手,窂窂地握着。生怕一松手,孩子就走丢的样子。
孩子有时候会跳起来,爷爷奶奶也会跟着他一起跳。
他们不会大声地呵斥孩子,而是随着孩子的节奏一起跳。
这和我在公立幼儿园看到的情景完全不同。
如果是后者,小孩子一定会被呵斥好好走路,会被大声吼叫。通常,也不会爷爷奶奶一起送到学校。
04
还有一个孩子,看起来是唐氏综合症,有非常明显的唐氏脸,是个女孩儿。
孩子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由妈妈带着来。
她迟到了,学校关了门。但妈妈不着急,孩子也不知道着急。
妈妈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安静地拥抱孩子,蹲下跟孩子说话。
保安叫了班里老师,将孩子领进去,妈妈和孩子告别。
没有哭闹,也没有吼叫,一切平静如常。
这所学校,就是这样,每天都平静地过着,安静地没有声响。
家长们把自己的期望无限放低,低到尘埃里;
家长们把爱无限地放大,放大到孩子大脑默认的程序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