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菩提

作者: 阿璃阿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14:26 被阅读175次
茶悟

一片茶叶,总会有不同的慧解。白落梅曾留笔: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生一炉缘分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茶香萦绕的相遇,熏染了无数重逢。赵朴老也道说着:空持千百偶,不如吃茶去。

  邈远之外,茶与菩提,与禅意好似永远道不明。思茶,如步梦境,梦境之内,有香花幢幡的寺院,有悠长凄楚的笛箫声,有摇曳的野姜花,含羞草;梦境之外,依旧由内而生的宁静感与如迅疾流水般的往事。

  巅顶的云彩下一畦畦茶园,这里有满手老茧的老人;有嬉笑如戏的孩童;有受自然之乐,涵摄幸福的情侣;有虚空盛大的寂静。每一片茶,似乎都有来自远山深处的声音,携带着沁凉的甜味,拾一叶,记忆仿佛自时空遁去,了无痕迹了。

  记忆中的茶,连接着亭台楼阁,碧水天地。是时间向黄昏索要的最后残光,是承载文化的纸砚。是古人每一困顿,一忧欢,所想拂袖而尽的言语,似乎一饮下它,便可纵谈江湖,褪去片刻的欢愉和不幸。苦欣夹杂,也好似,饮下了属于它自身的往事。现实中的茶,仍疏离了五浊尘世,它携带着山的苍郁,水的欢欣,是想要让它被靠近的所有人,承接一避绿荫,是炽盛却不得言说的生命。

  一片叶的脉络,似波光潋滟,坠进岁月扭转的领域。似路过你生命中的那些人,对你恣肆一笑,转眼,却不见,消失了人影。我想躺在如你这般静谧温柔地怀里,阖眼小憩,顺道对回忆挥一挥手,放肆笑说道,来日可期。

  是啊,来日可期,你一走,我便不再送你。

  茶意如此,现实与过往亦如此了。

  茶,寺院僧人也有所种植,采植,便以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禅是一种境界。世人所讲求的“禅茶一味”,“禅”乃心悟,“茶”乃物质之灵芽,“一味”乃谓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

  读得纳兰性德写到:被酒莫惊春睡意,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又读得苏东坡先生所写:从来佳茗似佳人。

  一品佳茗,似遇佳人,古人尚知如此,何况当今。

  在茶中平衡苦乐,放任回忆的纵情恣意,与菩提相并,与禅意相鸣。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境界之美如雨润无声,克忍住的数年痛楚与委屈,在茶香浓烈中得以释放消散。

  茶道,数言悟不尽,道不清,但能将喧闹骄躁虚至无形。它好似在它的身体里蓄着一潭水,也好似岁月不惊,波澜已去。

  一片茶叶,总会有不同的慧解。它涎着脸,平缓地向你走过来。林清玄曾留笔:善茶之人必有五美,茶的境界与诗情道心并无分别,境界高的人才能泡出天人合一的滋味。白居易道说着: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邈远之外,道不清的茶意,也不失为一种感悟。随之飘荡的人生,忽而拢聚,忽而散去。

 

相关文章

  • 茶与菩提

    一片茶叶,总会有不同的慧解。白落梅曾留笔: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生一炉缘分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茶香萦绕的相...

  • 大彻大悟

    一花一茶一世界,菩提树下悟菩提

  • 宋代禅寺茶业的勃兴与寺院科配任务的繁重及金朝的禁茶令不无关系

    茶与禅的有渊源,茶的来历有个美丽传说,与禅宗鼻祖菩提达摩有关。晚唐五代两宋以来,禅寺有自己的茶场,禅者摘茶吃茶的公...

  • D78 菩提茶

    什么是菩提茶 菩提茶来自椴树的叶子,通常也称为椴树,科学上称为椴树(Tilia cordata)。这种草药几个世纪...

  • 一树一菩提, 一茶一人生。 ――锦秋象园茶

  • 菩恋

    菩提眷属与菩提伴侣 我认为,菩提眷属与菩提伴侣,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先说菩提眷属。眷,就是眷恋,眷爱。属,就是隶属...

  • 茂连说茶幽幽不尽茶与禅

    茂连说茶幽幽不尽茶与禅中国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由于久坐疲累,眼皮无法张开,因此撕下眼皮,丢...

  • 【任焕红说】无题

    于喧嚣之中,把盏清茗,煮生活五味,熬人生极致,观世间起伏,茶香尽染于菩提之味,与一盏茶静坐,对吟山河静安,是时光之...

  • 佛门与俗世——读《菩提偈》与《人生之境界》所感

    佛门与俗世 ——读《菩提偈》与《人生之境界》所感 作者:往事(敏儿) (一)菩提偈 “菩提本...

  • 问心

    达摩指舍利,惠能指菩提,明心未见性,皆因茶龛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与菩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qc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