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安城往事(1) | 本墨

安城往事(1) | 本墨

作者: chaoer_本墨 | 来源:发表于2022-09-17 21:10 被阅读0次

      城池危急人人危,主官责任最大。城市遭遇天灾、地灾和人祸非常考验主官的能力。安住一座城,救民于水火是功德无量的事。范仲淹——这位北宋名臣,曾经以超常手段挽救一座城市——荒政。"荒政以安城”,也就是遇上了荒年,却做这些看似不务正(政)业的事——兴土木、搞选秀、提粮价。一般这样做,是要杀头的,但范仲淹范大人在杭州知州任上,却这样做了,效果出奇的好!

      《梦溪笔谈-卷 十一官政一》记载:皇佑二年 (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了“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这个饥荒很历害,饿死了不少人!

      临危受命,范市长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创造性地实施了 “荒政三策”:兴建设、促旅游、提粮价。一是兴土木, 以工代赈。实体经济不好, 就业形势立即紧张,岗位少人多,劳动力自然不值钱,但这正是营造的好机会,弄一些大项目,百姓有活干了,生计问题流离失所之苦都会解决;二是兴旅游、赛龙舟。利用杭州人好佛事,喜旅游的习俗,一时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劳力,大增就业者数万人;三是拉粮价,引粮商。粮价一提,四方粮商昼夜争相进粮,结果杭城粮食爆满后只好降价,百姓大大得益。

      范仲淹“荒政三策”,在杭州立竿见影、条条见效,为什么呢?第一条和第二条都跟杭州这个旅游城市有关。第一条做旅游设施建设——他把各个寺庙的方丈召集起来说,灾年用工工钱很低的,你们可以趁此大兴土木。当然,先决条件是,杭州的寺庙都有钱。 除此以外,他还下令翻新粮仓、官署,每天雇佣上千劳工。公家单位要搞建设,一定会拉动一些经济,即便杭州现有财政支付有些问题,但是,为了老百姓有个活路,难道不可以向中央财政求助吗?运用政府无形的手,调动了市场积极性,创造了就业,解决了民生问题。

      正因为杭州是大宋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的老百姓热爱旅游和做佛事, 因此,他这个策略才有广 泛的群众基础。一句话, 就是要自己救白己,要让整个杭州都动起来!于是,他组织划船比赛,还尽量拉长比赛的时间,就像NBA季候赛,从春天到夏天,简直是捅全民体育运动,层层选拔,众人关注,这样就拉动了很多的行业尽管有人告状说, 范市长不顾老百姓的死 活,一天到晚大兴土木, 还奢侈得很,天天花天酒地,但都只是看表面,不看大局。

      至于第三条,还是因为杭州是个旅游名城,来来往往的人多,因此他先 把杭州的粮价智时拉高, 然后等各地粮商趋之若瞥 时,杭州的老百姓就得实 惠了,因为那时不像现在, 运输啊仓储啊什么的都不 方便,你粮食运进来再想出去就会亏本,还不如低价卖给老百姓呢。这一招实在太阴,简直有点坑商, 但是,为了老百姓不饿死, 他也只有部此下策了。

      此三策是需要冒险的,他需要有卓越的远见, 还要突破禁区的政治勇气——承担被弹劾和罢官的危险,但范仲淹毫不犹豫地做了。当时,也确实有人在朝中弹劾范仲淹,但范仲淹挺过去了。最终,杭州成了那一场江浙大饥荒受灾最小的城市。在我们后人看来,当时被污蔑为荒政三策,是政治对手的栽赃陷害。我更愿意称之为——安城三策。

      安城第一策的价值,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解决了灾年的民生分配问题。大兴土木:既进行了城市建设,又解决了大量饥民失业流离之苦。这一点,我们现代人还算容易理解,就是「以工代赈」,让大量闲置的灾民劳动力有了收入来源,保住了杭州城的生产要素的内循环。

      安城第二策的价值,农业和手工业实体经济受灾严重,GDP还要通过旅游等行业稳住。杭州市民有钱人仍不少,旅游业是突破口,也能增加政府税收。出台鼓励政策放纵有钱人在西湖上竞渡玩乐,范仲淹本人更是带头在西湖上宴饮作乐,从春天一直玩到夏天。这一点,我们也能理解,都是为了大兴旅游业,带来酒店、旅游服务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也能让穷苦人民有活干有饭吃。

    安城第三策的价值,提粮价以增供给。每当饥荒时,粮商就喜欢囤积居奇、哄抬谷价,范仲淹不仅没去打击那些「奸商」,反而官宣提高谷价。这一点,即便是我们现代人也很难理解,都大饥荒了,你还提高谷价,范仲淹你的良心给谁吃了啊。但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先是四方商贾争相进米,解决了棘手的粮食运输问题,然后粮价就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慢慢地回落,最终大家都有饭吃了,打通了杭城内外的粮食循环。

      我们读过《岳阳楼记》,都知道范仲淹是大文学家。或许也知道他戍边西北、抗击西夏的军功,但通常我们不太知道他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北宋已经实施过一次改革,就是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年轻时还专门去请教过范仲淹,称赞他是「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欧阳修等北宋名臣,也都是范仲淹的拥趸。

      这样一位大人物,用「荒政三策」让杭州度过了饥荒,同时避免经济危机。为什么叫「荒政三策」?「荒政」就是荒废政事的意思,那些弹劾范仲淹的人说这是「荒政」,这是那些人或者不知民情或者没有良心。通过发动百姓自力更生和调动市场力量救济民生,有何不可呢?我们现代的地方官总跟西方学现代管理,但面临突发城市危机的时候,要不要跟1000年前的范市长也学一学安城的政治智慧呢?

相关文章

  • 安城往事(1) | 本墨

    城池危急人人危,主官责任最大。城市遭遇天灾、地灾和人祸非常考验主官的能力。安住一座城,救民于水火是功德无量...

  • 安城 | 本墨

    让城市更安全,是一个美好的愿望。那么,为了让城市安全,我们有哪些手段呢?我认为有三,第一个是科技,第二个是管理,第...

  • 观城 | 本墨

    国家有要求,城市要进步,数字化发展,卫星来帮助,发展可持续! 天空观地球,数智云服务,壮数字经济,活数据要素,利为...

  • 湘城往事1

    清晨,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灰蒙蒙的天让人感觉浑身不舒服。 江晓提着蓝色的帆布包与父亲下了火车。“怎么又下雨了!”他...

  • 1.安城

    安城,原名平安城。没遭受过什么重大的自然灾害,也没出过什么重大的事故,也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亦如它的名字一样平平安安...

  • [青春]墨颜城(1)

    张嘉佳说,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 “我跟你说,总得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是待不住的,我当年……...

  • 古卷赋

    演唱:千 洛【古墨篁城】 陌 央【古墨篁城】 和声:千 洛【古墨篁城】 词作:锦绣娘子【古墨篁城】 曲作...

  • 第1章 指路的女孩

    御气飞行了数日,一座广阔的城池终于倒映在严泽漆黑如墨的眼睛中——波安城。 波安城是一座大城,也是越土森林边界最大的...

  • 陈年往事, 墨默无语(1)

    1.新旧交替 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新的开始到来了 我和默默坐在布达拉宫前,我们什么都没有说,就那么坐着,一言不发,...

  • 墨芷篇——往事回忆1

    往事篇1 —— 洛芷初到昆仑虚,彼时她还不熟悉,不敢放肆。总是一副温柔体贴,乖巧听话的样子。 后来洛芷在昆仑虚待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城往事(1) | 本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qu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