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这本书,就不得不说那段动人的独白:“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过坟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这段话确实深深打动了我,每个人无论如何,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
这本书高中时候我曾走马观花的读过一次,结果也是似懂非懂,很多女主的情感并不理解,前几天机缘巧合看到了这本书决定去读,读完后,感触颇深,沉了两天还是想写一下对它的感觉。
作者是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夏洛蒂·勃朗特。夏洛蒂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 她的经历真的是像书中女主一样凄凄惨惨戚戚,她的文字也表现出孤独、卑微的个人在现实中的痛苦和挣扎。
简·爱是个孤女,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由于染上伤寒,在一个月之中双双去世。幼小的简被寄养在舅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便开始了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后来,简被送进了洛伍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她最好的朋友海伦在一次大的斑疹伤寒中去世了。这次斑疹伤寒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简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由于谭波尔儿小姐的离开,简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作为庄园里的一位小女孩的家庭教师。
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时好时坏。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次,简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其实罗切斯特也已爱上简,他只是想试探简对自己的爱情。当他向简求婚时,简答应了他。
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离开了罗切斯特。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磨难,最后在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
不久,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决定将财产平分。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印度传教。他请求简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简此时才真正发觉自己仍然深深爱着罗彻斯特,她拒绝了他,决定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简找到他并和他结了婚。
我对此书的最大感受是女人要努力培养独立精神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个笑话说:“读书的女生是可怕的!”
女人要不屈服于命运,相信爱情,坚定自己的信念,这也是它成为女性小说里璀璨的一颗星的原因。
爱情,似乎再多的作家也永远写不尽,对于它的理解,千人千解。有人说门当户对最好,日后也一定幸福美满,可果真如此吗? 真正的爱情永远让人奋不顾身,让人充满力量,砥砺人们负重前行!
愿你依然相信爱情!
原你深情不被辜负!
愿你勇敢去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