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旺全

酷暑时节,炎热难耐。骄阳似火,炙烤大地,烤熟了一地庄稼,烤熟了农民的希望。
布谷声声,扰我清梦,不敢再恋床,翻身穿衣,洗脸刷牙,一切犹如军事行动。一碗蛋汤,两个饼,匆匆吃罢。手握一柄削铁如泥的弯镰,出门走向村后山中自家的梯田。
家乡的六月,是收获的季节,油菜籽已熟透,小麦开始泛黄。到处呈现出醉人的风光。
记忆中的油菜花还在脑海闪现,,一束束,一丛丛,一片片,最后开满了山川,形成了花的海洋,金光灿烂。曾经让多少游人驻足观望。他们戏耍花间,拍照留念,陶醉在乡下的田园。
如今早已花谢,迎来了硕果累累。油菜花的果实太小太小,小过芝麻,滚圆滚圆,呈红色或者紫红色。由一颗颗组成了一枚枚,貌似一条条虫子。千万虫子爬在一起,植株便茂密了起来。满山遍野都散发着金色光芒。微风一吹,弯腰点头,笑迎农民叔叔来采收。
父亲早已进地,弯镰如飞。所到之处,作物纷纷倒地,我自叹不如。年过花甲的父亲,动作还是那样娴熟。看着那满地沉甸甸的菜籽,父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一边用袖子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对我说,今年比往年收成好,油是不用愁了,就看麦子到时候能丰收不?
提到麦子。父亲有点放心不下,既怕暴雨侵袭,又怕野猪糟蹋。近年来政府鼓励农民植树种草,大有成效。青松翠柏遍布乡山,真是山青水秀,风光无限。当然,林子大了就有动物出没。野猪自然就成了危害庄稼的天敌。父亲在自家小麦的四周用铁丝围了一圈,然后绑些饮料瓶,易拉罐之类的东西,山风一吹,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专门用来惊吓野猪等一些损害庄稼的动物。有些村民还扎起了稻草人,草帽斜戴,衣袖飘飘。农民杰作,惟妙惟肖。效果不错,鸟兽难辨真假,不敢轻易靠近。收获的季节,那就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事。今天看着半绿半黄,明天就会黄透。大家都热火朝天。丝毫不敢怠慢。

这个季节,草莓也成熟了,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孩子们向往已久的果实。星期六或礼拜天,三五成群,相约到山上去摘草莓。那些红色,粉红色,还有雪白色的野草莓,犹如珍珠玛瑙,遍布千沟万壑,勾引着人们提篮采摘。
菜籽一割完,暴晒三两天,又进入下一个工序。那就是打菜籽。村民们有的把菜籽背回家,放在自家院子里,铺上帆布或其他塑料布等,往上面一放,手持棒槌或链甲,乒乒乓乓的打起来。有的背上帆布,铺在地里头,就地打砸。到晚上,直剩下秸秆横卧于田间地头,菜籽被装进麻袋扛回家,等待淘洗,晒干,最后才能压榨成油。
菜籽一结束,紧接着麦子就能割了。
父亲再次磨刀霍霍,又开始了下一回合的收割······

陈旺全,甘肃天水武山人,读书不多,却钟情于文字。草根一族,偶写一些乡土味的东西。拙作常见于乡语平台,淮阴文学和陇上芳草地。搜狐网,作家平台和中外文艺平台也有文章刊发。代表作有发小党三,忆外婆,童年趣事和我是农民的儿子等。向往田园生活,钟情采菊篱下,喜交良师益友,共话人间沧桑,不求取悦他人,只求一己心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