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新解

作者: 莫繁之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13:41 被阅读3次

      《道德经》,为老子李耳归隐时途经函谷关时,守将尹喜问道而著。寥寥五千言,文约意丰,字字珠玑。作为我国首部哲学著作,其天地观、自然观、人生观影响了孔孙庄朱及后世,为世界上除《圣经》外发行量最多的译本。盛名之下,诸子百家的诸多解读可谓汗牛充栋。余虽不才,尤醉其上篇《道经》三十七章,敬陈管见,还望海涵。

《老子》在汉朝时被河上公整理为上篇《道经》三十七章和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如今普遍认为上篇《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以道为宇宙本源,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但余以为,《道经》中具有唯心主义思想的成分。

《道经》开篇第一章,老子便提出了“道”的存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他并未直接提出道便是物质,而是称其为“众妙之门”。又提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以及“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等等。我们可从中得出初步认识,道是实物,却又无影无形,代表万物规律,这就有点矛盾了。

而《道经》中的道却还包含着意识“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甚至带有神学色彩和鬼神之说,“死而不亡者寿”,过分夸大顺乎自然的作用,“天乃道,道乃人,没身不殆”,以及不顺应道的便会很快灭亡。

由此观之,是否感觉初见端倪?“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及天地不自生而长生,表示天地是顺应自然的,也就是道,但道代表的规律真理并非只有自然之道,还有治理之道,《道经》中有耗费大量笔墨写关于圣人为人处世的准则,言治国要无为而治、少言虚静,做人要淡泊名利、谦卑自处。圣人既为得道之人,袭明而晓微妙玄通,知治理为人之道无可厚非,但难道真能驾驭天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吗?恐怕如列子那般御风而行也很难吧。

那我们可以再推想一下,道创造了世界,又代表规律,天下往而顺服,是否只有基督上帝,伊斯兰安拉等神明才符合?不然,老子思想的一大高明之处便在于认为有比神更无上的存在,道“象帝之先”,相比同时期希腊雅典等较为民主的社会下,老子身处阶级分明的奴隶社会,为周守藏室之官,饱读商周鬼神天命等典籍,却能有如此见识,是谓一绝。但这同时变相地承认了有一个至高的存在,对唯物唯心主义之间的鸿沟界定不清,也为后世的道教留下了一个理论来源,其唯心主义的思想构成,不可否认。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受当时科技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影响,老子自己也无法描述称呼之而命名为道,那么对于它的定性也不能一概而论。这部思想深邃的道家经典,更应作为源头活水,让新时代学习马列主义的我们,在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时,辩证判断、批判继承,使《道德经》时时新而源远流长。

相关文章

  • 《道经》新解

    《道德经》,为老子李耳归隐时途经函谷关时,守将尹喜问道而著。寥寥五千言,文约意丰,字字珠玑。作为我国首部哲学...

  • 最新最全│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韩军新解百年《孔乙己》 韩军新解杨绛的 《老王》 韩军新解话剧《雷雨》 韩军新解朱自清《背影》 2018高考语文作...

  • 道经

  • 《道经》

    (001)修真界 混沌无极,时空初开,阴阳演化,宇宙衍生。 在这个过程中,宇宙中诞生了一些实体物质,它们就是日月星...

  • 《道经》

    (002)独孤逸 日星初升,朦胧的日光透过云彩照耀在大地之上。木屋瓦房之上,年龄仅十四岁的独孤逸盘着双腿面朝东方呼...

  • 道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

  • 道经

    张君房道长亲自整理了《云笈七签》,人称“小道藏”。书中记载成仙之术上百种,那为什么张道长自己却没有修道成仙呢?很简...

  • 何新古经新解系列·第3卷:爱情与英雄:《离骚.九歌》新解.pdf

    下载地址:何新古经新解系列·第3卷:爱情与英雄:《离骚.九歌》新解[www.rejoiceblog.com].pdf

  • 2017年的读书笔记

    第44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第43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 道经序

    以德报怨,为上善。行众人所弃之善,渡众人之恶也,谓之圣人心,是故以德报怨,相属于圣人也。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经》新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ws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