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鱼大大讲了写作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01:写东西不够具体,太过于抽象
我们写文章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通过我们的作品,认可我们的思想,从而追随我们。
所以,我们写出来的文章,一定得让读者看得懂,清晰知道我们表达了什么,读者能获得什么具体的东西。
一定要做到,让你的目标读者,读懂。读懂,他才可能认可你和你的观点。
但是我们常常会有一个漏洞,就是表达得抽象,比如“尊重”这个词人人都知道,但它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尊重?
前一阵子我在写一篇有关婚姻的文章时,就遇到这个困惑:读者是否明白怎样做才是尊重?我应该从哪个角度去阐释?
这个词人人都知道,但真正理解起来、做起来并不容易。
百度的解释:基本意思是尊敬、重视,现在已逐渐引伸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
生活中,不尊重的行为很常见,比如,因为关系好,就对对方的私密无底线地打探;和朋友一起聊天时,多次打断别人或者心不在焉;在别人伤心难过时,随意嘲笑打击等等,都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而在婚姻里,不尊重的行为会使彼此如鲠在喉,渐渐地疏远关系,比如:你看人家小王挣多少钱,叫你打扫卫生还不如我自己来,人家媳妇又美又温柔而你只会狮子吼,等等。
同理,在阐述婚姻中的尊重时,把如何做才是尊重的具体行为罗列一下,读者就会一目了然。
另一点,如果我们无法把具体的点写明白,那就是我们自己都没有理解透彻。自己一知半解的东西,我们很难传递给读者。
所以,这一点就和平时的输入、思考、输出挂钩。这三个环节缺了任一个,写作水平都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
这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02:写完,总是不喜欢修改
不修改是我去年参加小打卡时的状态,无法接受自己写得烂,写完就再也不看。但好的文章离不开修改。
当我有意识去修改自己的文章时,发现其中很多问题,比如写错的字、用错的词、逻辑不太对的句子,甚至是放错的段落等。
再过一段时间去看,则又会发现新的问题,比如今天看以前一篇修改了六遍的文章,结果又发现错别字。
大的方面,最好检视下文章的整体逻辑是否有问题,中心思想是否集中,表达是否清晰易懂,论述是否精准。
当然一开始,上面的修改程度达不到,我们可以先从小的方面下手,一点点进步。其中一个好方法是,找到优质文章去拆解学习,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写作是一项需要深耕才能成果好看的技能,所以,耐心耕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