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天天在网上看文章,看了好几年,最后却发现能力一点都没提高,三年前赚多少钱现在还赚多少钱。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高手分享的干货,自己却完全没有进步呢?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学习方式的问题。通常,一个人想在某个领域成为高手,只靠零散的阅读干货文章是不够的,而是需经过一个系统学习的阶段。
啥叫系统学习呢?
就是去学正规的教材,至少你得把大学里这个专业相关的课本都掌握,比如学营销的话,至少要学工商管理类教材,MBA的权威教材,消费者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这些。不是读畅销书,而是读权威的教材。
经过系统的学习,知识才能掌握的扎实,而我们平时看网上的文章,即使干货再多,也都是碎片化的不连贯的知识,没有系统性,很难有太大的收获。
比如我们看一篇文章学到了羊群效应,知道了大多数消费者都是不理性的,只会盲从。当时特别激动,觉得这个说的太有道理了,但是第二天又看了更有道理的文章,就把这个给忘了,以后也再没用过这个理论。
所以,现在网上的人都说碎片化阅读是有害的,对人的提升并没有什么好处。
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大学生不上课,天天看教授朋友圈转发的文章,四年之后他估计也废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有些人确实无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只靠碎片化的阅读就真的不能提升自己吗?
如何在碎片化阅读中提升自己?
系统学习比碎片化学习好,但是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系统学习的机会。就好比清华大学是最好的学府,这谁都知道,但是我却考不上,那怎么办?我就不学习了吗?
我还得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想办法学习。
回答系统学习这个问题上,也是一样的道理。离开学校以后,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系统学习的条件了,甚至连看厚一点的专业书籍都看不了,这里面有各种原因,有缺时间的,有缺耐心的,也有缺钱的。
那怎么办?只能退而求其次,想办法把碎片化知识利用起来。因为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我们每天都会看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看各种类型的文章。有身边牛人写的,也有网络大咖写的。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并不是一无是处,如何方法得当,一样可以用来提升自己。哪怕每天只有一点点的收获,但是我们每天都在接触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日积月累,照样可以变成牛逼大咖。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人说碎片化阅读不好呢?
因为碎片阅读的知识不完整、断断续续、阅读的时候缺少思考,始终处在浅阅读状态。
所以我们就要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1:把点连成线,让知识形成体系
在碎片化阅读中,我们学到都是很小的一个知识点,这个点如果不跟我们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很快就会被忘掉。
所以我们在读到有价值的知识点时,要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个知识,可以解释我以前遇到的哪些问题或者现象吗?对我以后能有什么帮助吗?
我把这种方法叫做瞻前顾后。
瞻前:这个理论是怎么来的,我遇到过这种现象吗,这个理论可靠么?有哪些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实验证名这个理论。
顾后:这个理论跟我有什么关系,将来我在什么地方能用到它?
比如我刚知道羊群效应的时候,我往前搜索,知道了这个理论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说的是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然后在包括营销等很多领域,已经有非常多的实验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知道了羊群效应是有真实的,再往后思考,羊群效应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在什么地方能用得上呢?我想到了如今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做自媒体一定要人格化,成为意见领袖才可以引导粉丝的消费习惯。如果自己难以成为意见领袖,可以用钱收买意见领袖。
我还想到了,最早的那些做电视购物的,总是假装不断有人打进电话订购;还有现在做微商的,总是说今天又卖出去很多单,又要打包了,又要去送货了,其实都是在利用羊群效应。另外,我想到了以前看过的破窗效应跟这个很类似,一个可以用于增加收益;一个可以用于减少损失。
把一篇好文章作为知识的一个起点,通过往前和往后的不断延伸,把知识点变成知识线,这样的线积累的多了,互相交织、关联,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是否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导致人与人能力差距的最大原因。
改变2:把浅阅读变成深思考
平时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并且尝试用得到的答案解决自己的问题。
变浅阅读为深度阅读,可以从以下四个问题剖析文章:
1、文章整体上说了些什么?——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
2、文章中有哪些有价值的知识点?——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延伸,形成知识线。
3、作者说的对吗?——要学会质疑与判断,筛选可靠的知识;
4、文章跟我有什么关系?——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把文章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最好的方法是做笔记,或者是讲给别人听,也可以写文章分享,只要是用自己的话去阐述你学到的,都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碎片阅读中常见的错误
不要拿收藏当拥有。收藏的文章,再有用也不属于你,放在你的收藏夹里,跟放在搜索引擎里有什么区别?
有些人喜欢下载各种经典电子书,却从来不读;天天转发10万+文章,只看过标题;看见励志鸡汤就感动,可光感动却没行动......
远离没用的彩灯知识。做自媒体的,为了博取点击量,总是创造很多听起来很新奇高大上,但没什么实际用途的知识。
比如,勾起好奇心的知识: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蒙娜丽莎没有眉毛;三种以上颜色的猫一定是母猫。
勾起赚钱欲望的知识:2016最牛逼的五个赚钱金点子;90后月赚千万创富秘籍;改变李嘉诚一生的一句话……
这些既吸引人又没实际用途的知识,就像街边小发廊一闪一闪的彩灯吸引着人的目光,所以我给它们起名叫彩灯知识。
实际上,如果不懂的筛选,网上的文章90%都是这些彩灯知识,很多人把本该学习的时间都用在了了解这些知识上,最后除了跟朋友扯淡的时候能装逼一下,再没别的用处。
要拒绝这种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彩灯知识的诱惑,他们只会让你变得更无知。
把碎片化阅读变成知识来源,重要的不是阅读时间,如果方法不当,读几年都没用。真正重要的是读什么和怎么读?反省一下自己的过去,你在读什么和怎么读上下功夫研究了吗?很多人没用心做过,没研究过,只听别人说不行,就得出结论——此路不通。
文/男儿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