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麦肯锡商务演讲课好文
训练好发散思维,你就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你的演讲就能滴水不漏

训练好发散思维,你就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你的演讲就能滴水不漏

作者: 演讲与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4:08 被阅读28次

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四种单线运行的思维,它们是:正向思维、逆向思维、高位思维和纵深思维。接下来,我们重点介绍一种多线运行的思维,它叫发散思维。

说到多线思维,它指的是有多条思维同时在运行的思维模式,它还继续细分为两种,一种为发散思维,一种为收敛思维,这两种思维的运行轨迹刚好相反,并且它们被经常应用于管理决策之中。

什么叫做发散思维呢?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上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如果光从上面这个概念去理解,我们或许对发散思维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笔者决定把发散思维的代表――头脑风暴法(见图1-10)搬过来,我相信大家会马上豁然开朗。

图1-10

可以这么说,头脑风暴法是发散思维运用到工作中的最好管理工具之一,它由美国BBDO广告公司创始人――亚历克斯·奥斯本提出。

头脑风暴法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新的或者异想天开的方法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头脑风暴法的操作程序一共有如下三步:

第一步,导入阶段。会议主持人首先告诉到会成员,我们今天开会的任务是什么?要达成什么目标?接着告诉各位,会议的规则是:“一发言”,每一个人都必须发言。“二追求”,追求数量、追求创意。即发言的次数越多越好、思想越激进越开放越好。“三不许”,不允许质疑别人,不允许批评别人,不允许打断别人。最后,主持人要把发言的时长告诉大家,也就是每个人最长能说多少分钟。

第二步,发散阶段。每个到会成员开始畅所欲言,发言者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发表建议,可以在其他发言者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但不允许否定他人,也不允许跟他人雷同。

第三步,整理阶段。会议记录者要全部记下参会者的所有建议。之后,与会议主持人、相关领导一起,合并相同或相近的建议,并在现有建议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创新,整理出可供决策的方案。

笔者觉得头脑风暴法非常好用,笔者曾经因为忘记使用了这种方法而吃过亏。那是在一次决策会议上,我只是随便问了几个下属就做了一个大决定,结果失败了。后来,有个女下属跟我说:当时,你又不问我,问我就好了!于是,自从这次失败之后,我每逢什么决策,都开头脑风暴会议,都逼着每个下属发言。

不得不说,头脑风暴法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发散式思维模式,它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收集到非常全面的信息供决策者参考。

什么叫做收敛思维呢?收敛思维又叫辐合思维、求同思维,它是指综合已有信息,朝着同一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

看着这么枯燥的概念,我们对这种思维模式可能还是似懂非懂。笔者决定把收敛思维的代表――决策树方法(见图1-11)也搬过来,以便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收敛思维的内涵。

图1-11

决策树方法的目的是根据不同情况下的收益、计算出每一种方案的期望值,从而做出最佳决策的方法。

决策树方法的操作程序一共有如下三步:

第一步,绘制决策树图形。首先绘制决策点,即本次决策要解决什么问题。接着,以决策点为出发点,引出若干方案枝,每条方案枝代表一个方案。最后,在每条方案枝的末端设定一个状态节点,并从状态点引出若干概率枝,每条概率枝代表一种自然状态。

第二步,计算每项期望值。包括计算概率枝的收益值和方案枝的收益值。

第三步,剪枝做最终决策。先从概率枝开始,减掉收益值较低的枝支,再减掉收益值较低的方案枝,最后只剩下一个方案枝。

不可否认,决策树方法是从多个方案中筛选出最佳方案的最好工具之一。它让你的“多选一”决策更加科学,它很受管理人员的喜爱。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讲解了半天,虽然总算把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讲清楚了。但是,在这两种思维里面,只有发散思维比较适用于演讲稿的写作,而收敛思维、一般用不到它。所以下面,我们只探讨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在演讲稿撰写中的运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立论。二是论证。

为什么它可以运用于立论呢?因为同一个命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立论。于是,我们先用发散思维,将各个角度的观点全部罗列出来,之后,再选择最佳的论点去撰写演讲稿。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典型例子】

材料: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立论:

角度一,南郭先生不学无术,冒充内行、骗吃骗喝的做法应受到指责。

角度二,尽管南郭先生吹竽的本领不高,但当改革大潮冲击到他本人时,他一不哭闹阻止改革,二不托人说情求照顾,而是自动离开,这种激流勇退的精神还是可取的。

角度三,齐宣王好大喜功,讲究排场,不管有无本领,一律吃大锅饭的做法应该废除。

角度四,齐宣王来者不拒,不懂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策略,这对组织来说,是很可怕的。

角度五,齐缗王不墨守成规,改“必三百人”为“一一听之”,这种改革精神实在可嘉。

角度六,齐缗王懂得甄别人才,没有给庸才留下可钻营的机会,没有让组织养闲人,这种务实的用人唯贤的作风值得发扬。

角度七,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能长期在乐队里混,队长和其他队员也有责任。他们既不能互相监督,使之长期未被发现;又不能互相帮助,提高南郭先生的吹竽水平,致使他落个逃的下场。这种既不忠于王职,又不重友情的做法应受到指责。

选择:角度六,并将演讲的题目拟定为:用对人才做对事一一从滥竽充数所想到的

发散思维运用在论证,同样也很精彩。其一,它很“全面”,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其二,它很“精细”,不仅考虑到问题的本身,而且考虑到了与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其三,它很“新颖”,各种结论,各不相同,有的答案很超乎人们的意料。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典型例子】

“0”的遐想――佚名

刚才,有多朋友都谈到了“0”,都觉得这个看似一无所有,荒凉而神秘的数字,隐藏着很多人生哲理。现在,我也想聊一聊关于个人对“O”的见解,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首先,“0”是一片空地,如果你不去挖掘,不去播种,不去看管,那么地上便会长出荒草,布满荆棘,成为荒凉生态中的一景。相反,如果你勤劳发耕耘,种上蔬菜,栽上果树,那么到最后你就能获得丰收。

其次,“0”是一个圆圈,在一个弱者的眼中,它是一只带着微不足道的希望的救生圈,让他们随波逐流;但是,“0”在强者的眼中,是一面敲响的战鼓,“咚,咚,咚——”催促他们攻克学习与生活上的每一个难关。

再次,“0”是分界线,右为正,左为负,以“0”为界,一东一西,一南一北,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两个方向,两条道路,两种前途,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最后,“0”没有质量,没有体积,只有位置――一个起点位置。“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伟大的事业,无不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0”为起点的。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0”为友,时时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时时以“0”为新的起点,选择正确道路,才能不断摆脱历史因袭的重负,才能在人生旅途上轻装前进。

【训练模式】

本训练一般采用培训导师规定题目的方式。题目格式为“某某的遐想”或“某某的启示”。

接着,按照“事物简述、发散分析、心得体会”等三个环节进行演讲稿撰写。其中,发散分析环节非常重要,不但要做到观点新颖,而且各个观点之间还要有逻辑性。

最后,学员登台演讲,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辅导心得】

不可否认,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有助培养我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采用多角度对演讲主题进行论述的能力;同时帮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能摆脱传统思维定势的约束,在诸多立论角度中、挑选出最佳立论。

不过,别忘了,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1、平淡无奇。即有些学员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能将发散思维发挥到极致,于是,他撰写出一大堆的论述,也不对其进行挑选。比如,有学员以《“0”的遐想》为题,就写出了这么多:“‘0’让我想到了句号,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0’让我想到了珍珠,它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经受艰辛的磨砺;

‘0’让我想到了奥运金牌,它告诉我: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凝聚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0’让想到了童年时玩耍的皮球,它启发我: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耐性和韧性……”当然,不能说这些写得都不好,只是太过于平常而已。不难看出,这篇演讲稿并没有达到我们训练的目的。

2、没有逻辑。有些同学在利用发散思维进行演讲稿撰写时,只是拼命地想、不停地写,没有考虑他们之间的先后顺序,结果罗列出了一大堆没有逻辑关系的论述。其实,撰写出很多条论述,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一步工作要做,那就是要对这些论述进行取舍,还要给他们进行排序,以便让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因果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撰写出来的演讲稿才算是合格的。

相关文章

  • 训练好发散思维,你就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你的演讲就能滴水不漏

    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四种单线运行的思维,它们是:正向思维、逆向思维、高位思维和纵深思维。接下来,我们重点介绍一种...

  • 摘抄好句第14天:《罗辑思维》商业篇

    1、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认知。从越多角度看待问题,就能从越多角度认知世界,你就能发现事物的关系,看清世界的运转...

  • 【思维导图八个图示之-圆圈图】

    圆圈图-发散思维,能够帮助孩子拓展思考问题的角度,培养发散联想能力。 例如,用圆圈图作“自我介绍”发散思维练习:以...

  • 经典思维50法

    所谓的思维强,本质是思维的多角度性。即我们常说的要多角度思考问题,但“多角度”这个词非常抽象,是一个高度的概括,没...

  • 演讲背后的三种思维之一:发散思维

    决定你能不能说的好, 背后反映的是你的思维方式。 即兴演讲背后是三种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结构思维、逻辑思维, 这...

  • 金字塔思维读后感

    思维是人们思考问题和事物的一种方式和方法。主要分为发散性思维和收缩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主要是跳出问题本身,从...

  • 思维导图介绍

    [1.缘起] 我们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时,是发散思维的。 典型的发散思维,如头脑风暴。 在这些过程中,我们一般会将...

  • 关于写热点的思考

    别让大脑偷了思维的懒,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 2017.8.29 星期二 晴 文/BindyTs 为了锻炼思维能...

  • 发散你的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所有快乐都是以你的能力得到应用为前提。 我的能力有什么?对西非国家的地质了解程度高;熟悉制图软件;英...

  • 如何锻炼演讲

    1培养思维能力 要想演讲好,重在培养思维能力。要想培养思维能力,你的大脑一定要保持运转,时刻思考问题,善于设疑、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训练好发散思维,你就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你的演讲就能滴水不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ca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