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园】
贪嗔撩欲火,性静自然凉。
智慧红尘昧,真如识海藏。
勤修增定力,禅坐漫祥光。
一盏心灯亮,三秋冷露香。
家乡记忆·暮鼓晨钟宝山寺这是昨天诗社的看图写诗作业,拿来做主题诗,聊胜于无罢。最近一直在琢磨“禅悟”诗词作业,心灯自然是亮了的,看什么入眼都有了 一丝禅味。时序也进入三秋,家乡阳虚殿和宝山寺的钟声会更加幽远、寒露也很重很冷了吧?写下最后一句诗的时候,耳畔响起隐隐的暮鼓晨钟,鼻尖上萦着一缕淡淡的芬芳,都是家乡的味道。
“一盏心灯亮,三秋冷露香”拿来当做这组诗的主题,纵然不算十分贴切,但也应景应时,谈不上跑题。
按照我的计划,每一期的诗词作业我都会集结摘抄,在简书发布,以向广大简友尤其诗友们请益,抑或是自我展示,还能凑个日更。然,初心如斯,世事无常。
譬如,总有不可抗力降临,就如前一段时间辗转病床一个多星期,性命尚且堪忧,写诗自然只是奢望。于是,只能暂且搁笔,不写也罢。即便遗憾,那也无可改变。所以,这一期的作业好像一首都没有写,更不用说结集发布了。
譬如,本人资质鄙陋,时有才竭词穷之时。就前一段时间的作业,以定风波来写写“背后的影子”,我就怎么也憋不出来。勉强凑出一阙,还带有浓浓的老干体的味道。用纳兰的话说,就是“思维定势”。长期从教,对于慈善的解读总是从好人好事、让世界更美好的角度来进行,几十年下来,还真是思维僵化了。纳兰说,好几位老师都写成了这个老干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好留一点缺憾的美罢。
这次的作业,要求写“禅悟”,开始的时候,总是纠结于佛门,凑出了这么一首:
五律·禅悟(新韵)
世事忒纷纭,凡俗掩本真。
坐禅观自在,静悟了前因。
果报随形影,菩提坠欲沦。
如来缘性定,大觉显真神。
虽然在我觉得还不错,但纳兰说,废话一堆。纳兰喜欢真正的诗词,好诗词自然少不得意象的勾画和意境的塑造。我这是诗里还真没有意境,全部是一些玄理的东西,算是不是废话的废话。
自觉无颜,只好另觅新路。我想起了我在游凤凰山登上山顶的景象,山顶纵目畅舒胸臆,山腰古庙钟鼓隐隐。于是,重新写了一首:
宝安区凤凰山旅游区 深山藏古寺·暮鼓晨钟七律·登凤凰山有感
登临绝顶我为峰,野鹤闲云伴老松。
满目青山如落子,漫天雾霭似游龙。
胸襟宽广怀丘壑,世事澄明裹剡锋。
寺里香烟萦昼夜,山间绿瓦听晨钟。
纳兰说有进步。毕竟有了具体的意象和融入禅悟的意境了,自以为的确好了一些。于是,就打开了思路,算是来了一点灵感,遂再写了几首:
其一:
七律·原来向后是争先
农村七月正双抢,烈日蒸腾热浪旋。
背上纱衣如水洗,田间暑气似油煎。
面朝污泥下腰板,手捏青苗点碧天。
倒退栽秧忙不歇,原来向后是争先。
这首诗,其实受五代高僧布袋和尚的《插秧偈》启发而写成。因为本人对于农事样样精通,所以文中不少写到农村的生活。《插秧偈》原文: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这偈脍炙人口,句句一语双关,实写插秧,虚写修禅、人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本人仿写本就落入下乘,再加上禅理与情景的交融也没有那么圆融,自然不算好诗。但也是一个尝试,不是么?
其二:
五律·陋室吟
轩窗透日光,陋室自生祥。
玉案铺宣纸,茶几煮酒香。
挥毫龙凤舞,静坐禅机藏。
品茗多玄悟,心平宿慧彰。
刘禹锡有一篇名文叫做《陋室铭》。本人亦有陋室一间,常备笔墨,兴起而书;亦有藏书不少,随性而读。作此《陋室吟》以自勉。虽诗作不甚好,但也是一种雅事罢。
其三:
五律·慈念寸心中
山寺露檐角,晨钟透碧空。
层云藏善意,群鸟啄飞虫。
老树遮风雨,高僧坐禅功。
万般皆积德,慈念寸心中。
年轻的时候,曾随岳父大人一起造访过一位老僧。老僧的书法甚好,诗词造诣也高,交流也算融洽。他曾说过,其实修行不一定在寺庙,置身红尘,处处是修行。我很是认同。这次忽然想起来三十年前的这位佛门忘年交的这句话,遂写下了此诗。算是一种怀念——老僧早在二十多年前圆寂了。
其四:
五律·踏遍山水自成仙(新韵)
饱览千山秀,倾情万水欢。
层云宽视界,河汉卷狂澜
风月秦淮岸,雄奇岱岳间。
不求闻道法,历遍自成仙。
这是诗社的看图写诗。或许是最近一直在琢磨“禅悟”吧,因此好好的一幅图却被我解出了成仙了道的味道来。友友们可千万别见笑。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