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我看到一篇文章写了“入伏三不做,一年病不沾”,可是到底分别指啥呢?
“冬至当天数九,夏至三庚数伏。”
1、不“贪凉”
一旦入伏,暑气渐浓,苦夏将至。从早到晚仿若置身蒸笼内,稍微一动便热汗涔涔。
三伏天内,最忌贪凉太过,根据老传统所讲,我们夏防暑热,更要防因暑取凉。
适当吃一些生姜、紫苏等温性食物,让身体的气血活络起来,才能真正消暑。
2、不“暴露”
“夏虽极热时,必着葛布短半臂,以护其胸背。”
特别是睡觉时,注意腹部保暖,远离寒气,就是保护阳气。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生病的概率。
3、不“饮食无节制”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进入伏天,高温炎热,人们的食欲会受到影响,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再加上贪凉,就容易伤害脾胃,造成脾胃虚弱。
俗话说的好:“冬养三九,夏养三伏”。
三伏天虽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却也是养生保健、祛除冬病的最佳时机。
做到不贪凉、不裸露、不无节制饮食,就能养好身体,化伏为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