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次当导演

第一次当导演

作者: conquer_jhf | 来源:发表于2023-12-27 23:20 被阅读0次

半个月前,我和四年级学生计划开展一次表演——《吉妮,做一只好青蛙!》绘本表演。经过一周多的准备,孩子们表演并拍摄视频。又经过一周多的沉淀,我带着孩子们复盘故事情节和提炼其中的非暴力沟通要素。这是我第1次当导演,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件事。

开始跟孩子们说起此事,大家有兴致,感觉能成,我提前整理出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所有角色,拍摄分工等,然而实际竞选角色并不顺利。

还没开始选角,很多学生自愿申请当“旁白”。安静后,我问他们:“旁白重要吗?如果一个表演没有角色,只有旁白有什么意义吗?”答案不言而喻,都知道表演得有角色,从戏份上看,角色肯定比旁白要重。我心里提前暗暗决定:按照出场顺序,先确定角色,最后再选旁白。

选角卡壳,我很沮丧,感觉调动不起大家积极性,脑子产生想放弃的想法。我组织全班闭眼投票决定是否进行表演,我恳请孩子们遵从内心的想法:到底是由我带着梳理故事情节,直接讲其中的非暴力沟通要点;还是大家先一块组织表演,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关键。17位孩子,有14位孩子举手想要参与表演,我心里有一点安慰。接着我把剩下角色全写在黑板上,谁抢到算谁的。角色加旁白,一共需要13个学生。剩下的4个孩子不能闲着,直接任命其中一个为“总导演”,另外三个孩子制作和搬运道具。

接下来是紧张的筹备工作。

孩子们认真背台词,我做好辅助,比如:整理所有角色台词(打印出来方便查看);寻找适合角色的图标(调整大小彩印备用);准备切换场景的背景板(促使表演有头有尾)等。后来和孩子们一块裁剪角色图标,彩排完善所需道具,没有角色的三个孩子正好当森林。正式开拍前摆放桌椅、明确角色座位、粘贴角色标志、熟悉走位预演、提醒注意事项,比如:所有人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演员声音要洪亮,观众要安静认真地观看。最后特邀摄影卫老师,一切准备就绪:开演!

录像时,我完全沉浸在学生的表演当中,基本没有看出他们哪里演得不好。当看到长颈鹿乔伊老师跳着出场有点早时,我有一点担心和着急,不过忍住没有吭声,她先离场再上场。表演全部结束后“猫头鹰”勇敢点评:我觉得吉妮这个角色最深入人心,台词讲的非常清楚,内容也很好。我们班的合作程度也很好,一直从上个星期开始,一个星期多从始至终都在努力的想演下来《吉妮,做一只好青蛙!》这个故事。我简单总结:如果表演一共10分,给大家打9分,剩下1分是还有提升空间。最后留小作业:在这个表演中你演了什么,付出了哪些努力,有没有寻求帮助等。这是为新一周复盘做铺垫。

复盘时,小组内先分享,再到讲台向所有人分享。有三个孩子发言。

“吉妮”说:表演前很紧张,在家不断练习,妈妈也觉得演得好。看到表演视频发群里很开心,不过实际表演中有一点演得不好。

“旁白2号”说:开始读词不顺,多读几遍顺利了。表演时很忐忑,害怕读错。妈妈看到视频说开始没有看到我,我跟她说演的是旁白,站在旁边没有出镜。外公外婆问表演的都是谁,夸大家演的好。

“猫头鹰”说:回到家练词开始不熟,哥哥说要记的熟一点。开始彩排词不过关,表演前一直在记,实际演的时候是很顺的。

接着我带着孩子们有侧重点的回顾情节和台词,并提炼其中的非暴力沟通技巧:1.清晰表达。2.用心倾听。3.及时询问、求助。4.探寻需要。最后孩子们自己在本上书写表演感受和收获,及时复盘。个人复盘参与度非常高,放学了仍在书写记录,写完都乐意让我阅读和拍照记录,能看出满满的收获,有开心,有愧疚,有自责。

听孩子们分享、看文字复盘满满的感动。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参与表演和制作道具,培养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分享中,听出孩子们为之付出的努力,表演成功满满的成就感和反思自我发现不足想要提升的意识。我最感动的一句话是:虽然我只演了“森林”,也没有台词,但不知为什么,感觉很高兴。我知道他为什么高兴,他有参与,有被看见和关注,他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他们开心,我比他们更开心,我会觉得自己做的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开始我过于注重表演结果,罗列模板框架想让孩子们表演后当评委从表演的各个角度点评,只“猫头鹰”发言。自由分享复盘与点评形成鲜明对比,可能是因为有时间消化沉淀表演时的激动,也可以通过视频观看整体表演和反思不足。其实表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根本不重要,孩子们的收获是最根本的。

《吉妮,做一只好青蛙!》绘本表演是实施《将非暴力的种子洒进孩子心田》项目以来很重要的一件事,孩子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学期即将结束,活动也接近尾声,我计划邀请一位专家给孩子们开展讲座。敬请期待!

做一只好青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次当导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jd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