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4日 (补发) 阴
以前在学校,睡觉的时候偶尔会因为实验做不好、压力大做噩梦。现在,醒着的时候就是噩梦一般,心里压着巨石,喘不顺气。虽说昨天心情好了一些,因为我打算把学习和努力的重心移向考生物学科的教育学专硕上,以后去中学教生物。但是,执念的强烈情感、理想和残酷现实的巨大落差,把我变成了剥离了灵魂的肉体。
这几天,脑海里反复投射出这样一句话:“有些机会,一辈子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我恐怕,M大学读博对我来说就是已经错过的唯一机会。我同样也在问自己,如果再给我一次读博的机会,自己还有勇气去面对、去接受挑战吗?说实话,我答不上来。
上午,南哥(姜南)发信息问我,下半年还回M大学吗。几经琢磨和挣扎,在对话框里键入“不去了”三个字,一闭眼按了“发送”健。也许是不正式又不甘心地向世界宣告我的放弃,又也许眼睑锁得太紧,一滴泪珠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整理完即将要被关闭的M大的学生邮箱,一年多的辛苦和故事汇成了24封转发邮件,24个稀稀拉拉的节点:忐忑和焦虑是发邮件时心情的主旋律;期待和略有成就是得出一个小结果,提出新想法时昂扬的点缀。
2018年2月27日 (补发) 晴
键入年份的时候,竟下意识地把年份打成2013。不知不觉中,本科毕业已经5年了。在上一个12月前,我还略有抱怨但其实是心里温馨地心里嘀咕:青春的尾巴大概在简单、波澜微惊的读博中悄然度过。内心里,对这样的生活是满意的、认同的。
然而,紧接着的退学,让原本预想的生活和轨迹戛然而止。除了迷茫、惊愕,还有希望被从灵魂剥离的痛苦。回想起离校前那几日,手忙脚乱地收拾起已经铺展开来的生活;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好面子的我在看似兵荒马乱的安静中,整理好笔记、书本、电脑,又愧疚、遗憾而怨恨地抹去我曾经在这儿过的痕迹,悄悄、不露声色地离开。
多么多么希望这一切不是真的,只是南柯一梦,只是一个玩笑!醒来时,面对着的空洞的天花板,有千钧之力压在我的胸口,我更愿钻入黑暗,试图挣脱“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做什么”的追猎。然而,我要逃避多久?逃避给我什么结果?自省这一年多的学习时光,可以发现许多“可以做得更好”、“为什么没有提前意识到”。也许,这就是我的命,我的不同,生活给了我一个长得异乎寻常的成长期,没有成熟就到了衰老的年纪。
在学校的日子,每隔两三个月,心头总会泛起回家休息一个周末的念头。现在,成天在家,却又向往学校里的日子。我害怕父母发觉我空洞、迷茫的目光。我避免亲朋聚会,恐惧他人谈起我的近况。甚至,每次进出家门、穿过楼道,我都是战战兢兢的,害怕看见邻里对我的眼神从“光荣的博士生”到“可怜的失学失业中年”。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压力?!告诉自己,要卸下负担,装上希望。我决心去考学科教育的硕士,也不忘拿博士学位的梦想。但是面对幽如游丝的希望,难以把控的命运脉搏,我怎样才能不做惊弓之鸟?也许,是一番挣扎。 那就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