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生育儿子时,在医院雇了一位护工,每天三百元。价格虽然贵的肉疼,但是照顾我和孩子也非常好。后来,我在月子中心坐完月子回到家,老公担心我身体一时恢复不好,雇了一位不住家的保姆,每天早上过来,做做中午饭,下午六点就下班了,有双休日,月薪三千五。
我们也是普通工薪家庭,再加上家里就我和儿子俩人,老公去上班,女儿去上学,儿子我照顾,保姆只负责做做饭,打扫一下房间,实在没什么需要照顾的。一个月后,我便不再雇佣保姆了。
当时我想,这份工作真的太好挣钱了。我也可以去做。这个工资水平只是我们这个三线省会城市的水平。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保姆工资应该更高一些。
媒体上也报道过,硕士毕业生做保姆,月薪上万元。
为什么在中国做保姆,工资这么高?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应该是愿意做保姆的人少,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工资高。为什么做保姆的人少?这份工作低人一等是一种社会认识,关键还是人们物质需求没有到贫乏的状态。大家都能吃饱喝足,生活有最基本的保障,所以宁肯选择其他收入更低的工作,也不去做保姆当清洁工。
《女佣的故事》这本美国纪实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做女佣的单亲妈妈,她工作很辛苦,挣得钱却养活不了自己和女儿,她们的生活一直处在贫困和饥饿的边缘。
斯蒂芬妮·兰德是本书的作者,也是主人公。未婚先孕的她想要生下宝宝,还没有做好当爸爸准备的男友开始极力反对,兰德还是固执地坚持要生下孩子,并因此撕毁了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因为这个决定,这个年轻姑娘的生活开始180度大转弯。
首先,她没有固定住所。
生完孩子,她和宝宝还住在男友那里,但是这个男人开始对她吼叫,辱骂,甚至殴打。她带着女儿离开了那个地方。
没有住所,只能靠政府救济的临时居所居住,因为是临时居所,不得不听从安排经常搬家。
其次,她没有固定收入。
她没有一技之长,靠给别人修建草坪,打扫卫生过活,都是一些不需要技能的体力劳动。工作非常辛苦,收入却很低,连维持自己和女儿的基本生活都不够,还是要靠政府救济金生活。
第三,她没有可以利用的资源。
兰德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父母离婚了,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对她的现状爱莫能助,一个弟弟也基本没有联系过。所以,无论兰德多么穷困潦倒,只能靠自己想办法挺过来。过程很艰辛,看书时我几乎一直在流泪。
整部小说都在描述她的贫困和窘迫,确实赚了很多人的眼泪,包括我,看书过程中心情没有阳光过,眼泪经常光顾我的脸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斯蒂芬妮·兰德不是一个为母则刚的母亲。
很多读者看完后,说斯蒂芬妮·兰德坚强,为母则刚,我不这么认为。为母则刚可以理解为一个女人,做了母亲后,为了孩子,她会丢掉少女的娇气,变得更加刚强,坚韧不拔。这里有个重要前提,就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坚强很容易,我是这样想的,但是为了孩子,隐忍不容易。主人公斯蒂芬妮·兰德并没有做到。
她找到第二个男朋友时,这个男人对她女儿很好,也能给与她们母女一个稳定的家。但是兰德不满足每天只是在男人的农场里干活,她想要自己挣到钱,就出去做清洁工,把孩子丢给爸爸或者这个男人。
最后,这个男人让她搬走了。她又开始带着女儿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这个男人去看她们母女时,看到屋里太热,立马出去给他们购买了一台空调。女儿对这位爸爸也非常依赖。
女儿还小,需要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这里可以满足到,但是,兰德还是丢掉了。她没有做到为了孩子忍一忍。
斯蒂芬妮·兰德考虑事情太冲动。
她怀孕时,年纪还很小,还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当时和男朋友在一起,只是住在一间简陋的房车里,他们也没有结婚。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不具备生下这个孩子的条件。但是,她就是一意孤行,坚持要生下孩子。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自认为自己多么伟大,其实是对新生命的不负责。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居所和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甚至连父母的爱都不能保证,就不要生下她,害的孩子从小就跟着一起受罪。
斯蒂芬妮·兰德做事太固执,不知道创新和变通
整部小说中,几乎都在描述她在各个不同家庭做女佣的情况,再加上她对贫困生活的无助。合上书时,我想,如果做女佣这么辛苦,还不能维持你和孩子的最基本的开支,为什么不考虑换换工作?你才三十岁,这么年轻的年龄,充满了无限可能性,为什么不知道变通呢?
我想到在医院照顾我的护工,她是山里出来的女人,在城市里做月嫂,一个人养活了全家。关键是她很灵活,她留着所有服务过的客户微信,和大家都保持良好的关系,自己平时利用微信平台,介绍自己家乡的特长给客户。比如她老公在家里负责做点农活,养几只羊,到过年时,她会联络客户们,去山里拉羊肉,客户们看到山里没有喂过饲料的新鲜山羊肉,都爽快地购买。既做了生意,挣了钱,也维护了客户关系,走得都跟亲戚一样。
中国的山里姑娘,都知道这样灵活的方式挣钱养家,关键是还养活了全家。她一个年轻的美国姑娘,生活在发达的美国政府管制下,为什么要一直坚持干养活不了自己和孩子的清洁工?
如果不是因为她在互联网上更新自己的口水文,不被媒体发现这个新鲜的素材,她是不是会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她的女儿一直跟着她过这样饥不果腹的日子?
本来,这本书赚了我很多眼泪,我也想从正面理解一下。可是深入思考后,我觉得这位看似坚强的母亲没有啥好同情的。她还不如那位医院护工让人佩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