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初恋是一个人最纯情的,也是最毫无杂质的情感,所以,它是我们以致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初恋情结,因为那样的情感确定了我们一生情感世界的最初模型,那样的恋人才是我们灵魂深处最真实的呼唤,没有人不带着一种极其虔诚、美好而坚定信念般的心态去怀念它,也许是因为人涉世不深,也许是第一次爱恋,也许是初恋的纯洁无邪,总而言之,初恋是如此美好,让人永远铭刻在心,不时会像翻看旧照片一样,把它翻出来无数次的咀嚼与回味,至于究竟回味什么,那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那种情怀!
梅也是如此,每每提及初恋,眼神总是如此痴迷与眷恋,叙说的语气也变得如此柔和多情,好像在叙说一个古老而沧桑的故事。
也正是初恋的美好,青春的残缺与畸形,在以后的恋情,梅还无数次在寻找与弥补那个青春靓丽与富有朝气阳光的身影与面孔,希望以此来弥补初恋中丧失的不足与缺憾,这是她极其单纯美好的心中的一个永远打不开的结,而忽视了自己作为女性,年龄在岁月流逝中的消逝与现实世界女性最真实的需要。
这是她极为矛盾的性格综合体的两极:有时极为感性,而有时又是极其理性。感性是来至于自己本性灵魂,纯净而性情中的乡下人,是取之于乡土中的精华,是家乡里淳朴古老的民风,来自于桂平那方土地上灵山秀水的滋养与孕育,是活脱灵性的山禽野兽为自己灵魂奠定了根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桂平的历史底蕴与秀美的自然山水,那空灵曼妙的蓝天白云,还有那老实厚道的乡下人的质朴,这一切,都是梅最为丰厚的精神资产,是纯然灵动的心性与简单厚实的灵魂之母。
然而,这一切,都在随着进入南方这一虚华喧嚣的欲望都市后,在亲历人事的各种历练中,菱角已经渐渐没有了,美好纯然的天性也被势力与欲望的世俗心态所取代,在看尽都市职场中的尔虞我诈后,在无数次商业交易工于心计的算计中,乡下人的淳朴忠厚也慢慢退化掉了,只剩下那些城里人的贪图虚荣,还有不切实际的物质与欲望,以及商业与职场中的毫无内容的笑容,虚伪而肉麻,因此,对人性有了更深与更本质上的认识。
现在的梅,已不再是刚来广州时一个乳臭未干的毛丫头了,而是一个外表干练,内力坚强,精明而不乏心机的商业人士,所以,理性渐渐被培养形成,这是都市物质文明发达与繁荣后的直接产物,是对人心物化的具体过程,再单纯的人,只要一旦涉及商业与市场的领域,心性就难以自我把持与永不失节的。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更何况,梅在心里始终以“做个有钱人”为人生价值,又身处欲望之河中央,耳濡目染。
所以,正所谓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感性与理性的混合体,使梅慢慢失去自我,处于一种性格的两个极端,找不到心灵的方向,只有独处一隅的时候,才会想到自己的爱情,才会想到家里的老父母以及乡下的种种美好,回归自己的本然,找回真实的自我,像一匹远离狼群离开狂野来到人群的孤独受伤的狼。
“幸福就在于你依循本性而为的事情中。”古罗马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过,可是,我们当下的人,却不会信守这样的人生信条,更不会用生命在生活中践行它,梅的事业与爱情,无不在走着与之性情截然相反的道路,人的最大悲剧,莫过于对自己没有清醒而准确的认识。而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质上追求使他放弃了精神上的积蓄,因此,这些都注定了在她的人生是痛苦的,是悲剧性的一生。
也许,这就是她认为的生命价值取向,是值得为之而牺牲爱情以致青春,所以,我们现代人的最突出特征就是:以高高在上的成功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忽视自己个性与灵魂的真实需求,以社会群体性需要和财富积累抹杀个体的独立与精神的取向,却没有思考,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仅仅是只有努力的主观性就可以实现的,更需要个性中具备成功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所以,遵循生命的本性而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
这是时代的典型病症: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从众,见利忘义,精神世界的虚空,欲望的极力膨胀,二者以相反的方向陡然变化。梅只是过江之鲫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只是熙熙攘攘的名利场上的一个注定了的牺牲品罢了。
这是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闹剧,是工业社会历史进程中必然的一出喜剧,但最终以都以悲剧而告终,是人性顽劣中不可更改的本性使然。在人类物质畅行,欲望膨胀的时代,人的肉化越来越突出,而精神性日渐萎靡、消失,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群体性悲剧。(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