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缭绕,大殿前的香炉,蕴含着点点星光,被笼罩在烟雾之中,像佛家精深的奥妙之理有着解决人生苦难的力量却难以被世人看清。这家寺庙近来香客络绎不绝,有来祈求家人身体健康,有人祈求自己仕途顺利。大多围绕着自己以及家人,涉及的也不过是爱情,家庭以及事业。无论是哪一种愿望,大多也都包含了自己对于生活还有所期待的地方。
这几天天气较为闷热,此时更是乌云满天,夜晚今日提前来到了这寺庙里,来不及下山的也就躲避在走廊过道之间,对菩萨佛祖的敬仰畏惧之心也使得众人在这环境之中仍然保持着一份安宁。世间的嘈杂仿佛在这里得到了清零。在寺庙后方的和尚住所里,西面的几间宿舍住着几位癌症晚期的病人。在身体受着苦难的同时,希望自己在寺院的修行能够为自己求得往生,或者是求得福佑。
后院的几颗菩提树也成为了这清静院落唯一的绿色。小玲便是几位寺院中患病的几位修行者,自己的丈夫和父母来过好几次了,希望在最后的时光的里家人能够陪伴在她的身边。可是小玲自己却坚决地拒绝了,面对死亡以及对佛法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对于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来,也将是一个人孤零零的走。在这寺庙之中,有着和她一样处境的人,大家的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近几天已经有两位伙伴离开了他们,但是这并未动摇他们的信念。
每天小玲会早起做早课一小时,接着简简单单的早餐饮食之后,小玲便继续念经,研读佛法直至中午,午饭后她也会进行午休,短暂的休憩并未让身体得到解脱,反而身体的疼痛越加的频繁加剧。近两次,小玲更是有一种从鬼门关游走一遍感觉。那锥心的疼痛使得小玲弓着背死劲儿的捂着自己的胸口,那浑身的汗水沁透了衣服,也让缓下来的小玲得到了降温。此时如果是被张姐发现,一定会拿出自己外套披在小玲的身上后紧紧地拥抱着她。没有什么言语更能够在此时给予小玲温暖了。
这天,天气即将下雨,寺庙里挤满了人。正当自己想走回后院回到自己的住所时,只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喊道:“小玲,小玲,我在这儿呢!”
小玲回头一看是自己的母亲叫喊着自己,一个月不见,母亲憔悴沧桑了不少,这让小玲的心里更加的难受。一股酸楚灌满心头,涌上眼眶。她挤过拥挤的人群,拉着自己的母亲,就像小时候母亲拉着自己一样,艰难的走回了自己的住所。
回到住所后,小玲喘着粗气,母亲急忙给她接了一杯温水。看见小玲这个样子,她母亲又怎么能放心的下让她一个人住在外面呢。此刻大家其实都已经接受了小玲即将死去的事实。这一次母亲带着繁重的任务来到这里,希望即便是不能改变最终的结果,也是希望能和自己的孩子度过最后的时光。
小玲在母亲的劝说下最终还是选择先离开寺庙一段时间,在寺庙清静的这段日子,回到家中却感觉自己与父母之间早已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前夫居然也出现在自己的家中,自从自己生病以来,一直不想告诉自己的前夫,一是不希望他过多的担心,二来自己也并不想因此而让别人怜悯我。
父母知道自己患病之后饮食一直都是清淡,桌子上只是简单的黑米粥以及素菜汤。见到此,小玲感动之余,内心更加的愧疚,这越发亲密的范围之下,却更加使得小玲觉得自己早已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在寺庙住得还习惯吗?”父亲率先打破这没有波动的空气。
“还行,寺院当中有不少是和我一样的患病者。和他们在一起自己身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上岸。
没过几天,小玲在家中晕倒,被父亲急忙送去医院急救。即便抢救了过来,但也无疑去了鬼门关一遭。昏睡了两天之后,她才恢复意识,但依旧迷迷糊糊的。醒来后的她更加寡言少语,这让一直守候在病榻母亲万般无奈。两人之间的距离从未有过如此遥远的距离,小玲此时只感觉自己和母亲不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小玲再次出院后,仍旧选择去了寺庙。住持看见她没有多说什么,像往常一般将小玲迎接回了僧寮傍边专供俗客住宿的房间。小玲回到屋内看见熟悉的生活用具,这一切让小玲觉得这或许就是自己最终的归宿。
那暮色追赶得紧,家人知道她自己办理出院之后立即打了电话过来。小玲并没有拒接,异常平静地和家人讲诉自己现在的情况。家里的氛围一度压得小玲喘不过气来,家里的一切似乎都在不断的提醒自己你马上就要死了。自从同一个病房的张姐去世之后,小玲对医院也产生了莫名的恐惧与排斥,她想寻找一个世界,一个能容纳自己的世界。
“施主,我们住持请你过去。”一个名叫慧明的和尚,向小玲弯腰手掌合十缓缓说道。
等小玲经过慧明身边时,他嘴角微微上扬:“恭喜,施主得以出院。”小玲双手合十鞠躬表示感谢。便徐缓地走向住持的禅房。或许只有小玲能够切身地感受到这已是自己能提供最大的动能走向住持了。这一路异常的安静,小玲不禁回想起自己这短暂的一生,从出生,自自己有记忆起,对于父母的印象便淡薄不少,父母因为婚姻的不幸,在自己出生后不久便离婚了,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又各自组建了家庭。自己从小便与奶奶一起生活,五年前奶奶去世之后,自己便没有再回去过。一人在外打拼谈过两段不温不火的恋爱。自己现在依旧是独自一人。父母知道自己重病之后,便从老家急匆匆地赶来了上海,住在自己一直生活的出租屋里,母亲睡卧室,父亲睡客厅。难得这个所谓的家庭能凑齐,有那么一刻她是真的有被感动到。
可渐渐的发现,他们来的目的并没有那么的单纯,自己也曾幻想过,他们最初的到来真的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可是从最初的嘘寒问暖变成对自己经济的摸底,这一切让她对所谓的父母逐渐没有了任何的幻想。在自己还有能力处理事情时,小玲便去了普陀常德路的遗嘱公证地。工作人员看见小玲年纪轻轻便为自己立遗嘱,眼神里不免流露处怜悯。
在了解完相关事项之后小玲还是提交了申请,对于最终的签署,还需要等官方最后的财产公证之后才可以进行最后的签署确认,最终生效。
走出公证处大楼时,小玲心里顿时舒畅了不少,做了一下深呼吸。
小玲抬头望月,黑云较为浓厚,并未有什么月光穿透出来。在自己确认患病最开始的时候,自己真的抱怨命运的不公,正当自己有能力为未来拼搏的时候,但却被上天开了一个如此大的玩笑,不对,这不是玩笑,这是十分严厉的处罚。
走进禅房的院子里,只见那房间一丝棱角分明的灯光撕破这模糊混沌的镜像告诉小玲住持现在就在这里等你。小玲探进那一丝光明之中,将黑暗抛在了脑后。
小玲缓缓推开门,那光有些许的刺眼,她下意识的躲闪几下,等眼睛适应过来之后,只见住持打坐在自己的正前方。他双目紧闭,面目慈和,呼吸匀畅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心乱。小玲见状便在眼前的蒲团上也打起坐来。
时间仿佛在这间屋子里凝滞起来。“你为何回来?”住持率先开口说道。
小玲抬起头只见住持并未睁开眼睛,仍旧平心静气地禅坐着。“我,只求一个归宿。“
“归宿?容身之所,还是心安之地呢?“住持继续追问道。
“追求心安,祈求往生。“小玲低头虔心祷告,此生明知无法挽回,那么只求来生能好好欣赏这世界。
住持没有多说什么,挥手示意让她出去,小玲没有去追问什么,或许这一生来说她没有什么过多的欲望想去追求什么答案。以前她一定会认为这就是逃避,现在的她更多的是觉得这是一种不得不去进行的一场自我拯救。
出门时,她毕恭毕敬地拉上房门,屋外清晰地听见了香客闲谈祈祷,僧侣念经诵佛混在一起的声音。那月亮一副臭脾气又给小玲脸色看,乌云见她有些沮丧,不忍其受委屈便为她遮掩月亮那刺人的光芒。
小玲回到屋内正准备洗漱,便听见门外有脚步声,随即响起敲门声。“谁啊?等一下。”小玲将洗脸巾拧干放好,徐步向门走去,打开一看是隔壁的李奶奶,小玲见状赶紧搀扶她进来坐下,因为李奶奶就住在距离寺庙不到三公里的地方,平日里总会送一些瓜果蔬菜来寺庙,因此和寺庙的人关系都处得不错,李奶奶信佛,住持便在这里特意留了一间房方便她来寺庙。李奶奶穿着一件灰色衬衣,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等小玲来寺庙住时,李奶奶已坚持将近二十年给寺庙送瓜果蔬菜。此时,李奶奶走路就仅仅是靠一枝拐杖时,她便开始让儿子时不时地给寺庙送一些蔬菜。
小玲急忙给她接一杯温水,李奶奶喝了一口长叹一声道:“哎,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前天那个姓张的小妹妹突然离世,昨天就被她的家人接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小玲的心仿佛被闷声地重重棒打一棍,一颗颗豆大的泪珠控制不住的流淌出来。失声痛哭起来,李奶奶将她拥入怀中,这是小玲除爷爷奶奶外,第一次有人给予这样的温暖以及慰藉。这样的失去使得本就身患重病的小玲处于一种即使未知也是可知的未来恐惧之中。
李奶奶的年迈也让小玲和张姐几乎不会在她面前谈及死亡,但这次小玲是彻底地释放自己的情绪。
来到寺庙之后,小玲依旧如离开之前一样进行打扫卫生、晨读、打禅等日常生活。院子中央的菩提树慢慢在小玲的心中印下了挥之不去的倒影。这次回来之后,总觉得这树身上有着莫名的神奇得魔力。一早她拿着扫帚,将身子斜撑在那竹杆上,抬头望向这树的末梢,阳光刺激了小玲的虹膜,忍不住打了两个喷嚏。
回过神来,小玲开始了新一天的打扫,昨夜的老妇人见她如此的勤劳,不由地为之叹气,生命的不公却也是公平的体现,生命总是在不经意间逝去。简单寒暄几句之后,老妇人便缓缓离开寺庙。孤独的身影与人流涌动的香客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她逆流而下,没有迟疑。小玲目送她直至消失在那人流的尽头。
回到院内小玲继续打扫着这并不需要清洁的院落,打扫已经不是为了清洁,它已经成为了一门功课。清扫的是自己的凡尘过往,拭去的是沾染在心上的无尽的俗事。
半年后母亲的离世彻底让小玲失去了求生的想法。等她跑到医院时母亲已经闭上了眼睛。
当初得到这个消息时,小玲的大脑一片空白,身体发凉,身体活着灵魂却早已离去。她摇摇晃晃地走出门口,勉强走出医院大楼,一下子瘫软在医院花园的长椅上,眼泪好像与世无争似的自顾自地肆意流淌。周围的行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死而疲劳,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在意这个女孩的眼泪,在这里泪水已成为洪涝灾害。溪流汇入大海难以掀起一丝丝涟漪。
时间被凝滞在一瞬间,小玲抬手抹去脸上的眼泪,深吸几口气,看见来来往往的行人,自己也并非一人如此。看见草坪上有穿着蓝白相间条纹的病服的病人与家人或者朋友谈笑风生,那笑容治愈了行走在这里的心情沉重的病人。
小玲站起身走在这只能容纳两人并行的小道上,她认真的一步一步的踏着,这略带滑稽的行走姿势至少治愈了她的这颗心。走出医院大门,宾馆、餐馆、便利店等占据了医院面前的这一条街,为了节约一些生活费,小玲总是会选择一些价格较为实惠的店铺,她走近一家陕西面馆,装修较为老旧,面积加上厨房也不过二十来平,有两张桌子摆放在了门外。老板是一对老夫妻,老妇人总有些碎碎叨叨的,男人沉默寡言。
小玲简单要了一碗臊子面也不过十元左右。掏出手机,点开新闻软件,推送给自己十条有五条是有关疾病、养生类的新闻,甚至有那么一两条与死亡挂钩。不得不感叹现在手机的智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小玲只能关闭手机希望能给自己一丝喘息的机会。
面条端上来之后,简单的吃了几口,小玲不由地停了下来,苦笑着自己已经这样了还是没心没肺地坐在这里吃着面条。电视剧上总是这样演着,当主角知道自己患上癌症之后,依旧是积极向上勇敢面对病魔,最终战胜疾病成为医生口中的奇迹。可小玲现在直想回到自己的出租屋里好好的休息,睡上一觉。跟努力比起来,小玲或许更想颓废,就像俗话说得那样,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坐上公交707路,车上除了两三位老人,三四个学生也就剩下一两对夫妻了。小玲选在了车位角落的位置。这样的角落让小玲觉得没人注意适合安安静静地死去,这辆车会是引导自己走向黄泉吗?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她给了自己一嘴巴,这样的想法让她觉得对不起车上的一行人。
头依靠在车窗上,不平的路,颠簸的车更加直接的传递到小玲的身体上,这样的愤慨,与自己的哀伤相互交融孕育出更加鲜活的生命。有着激烈的情绪来宣泄自己的不满,这也是此时的小玲所想。
回到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小玲一头扎进枕头里,好像这一切都是一场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