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位于中国东南部分的一个省份,台湾则是和福建只隔着一个海峡的大岛屿,那么这两个省份经历了那些历史呢?
由于福建早期的土质是红土,土地含矿物质较多,而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结构被俗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此地就不适宜去耕种田地,发展农业。因而此地就不会是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初开始时人烟极其稀少。大转变出现在魏晋,安史之乱时,那时大部分的中原人不堪忍受战争带来的痛苦,于是决定南下,就有很多的人来到了今天的福建这一代,他们被称为客家人。客家人来到了福建后,一个个村庄拔地而起,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村落。而为了抵御山中猛兽和原始人民的袭击,客家人建造了土楼,围屋。可是奈何福建的发展还是困难,土地和田太少了,没有地方可供这么多人种植,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将目光看向了对面的台湾岛。
在我们看来过台湾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实际并不然。台湾海峡由于季风的交替十分明显,而台湾海峡中还伴随有浪潮,又时常有着台风,台湾海峡经常会有大风大浪,非常不容易度过,也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才得以保全性命。而这些迁徙到台湾的人就成为了台湾的第一批汉人。台湾的地形可以大致的分为西部平原以及东部高山,如果要耕种和发展传统农业,那么这里的人就需要西部的平原。可是台湾本来也是有不少的原住民在平原处的,为了争夺土地,两方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争抢土地的战斗。这场战斗最终还是移民胜出了,我们现在可以知道的台湾高山族就是因此而退到台湾高山地区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的航海业也开始有了他的成就,福建就在此时具有了很大优势。福建的海岸线非常的曲折和绵长,有很多的弯,非常适合作为港口使用。泉州作为当时福建的一个重大港口就开始了飞速的发展,一时间为福建带来财富以及经济。但是好景不长,明朝时政府就颁布了禁海令,而泉州这个港口就没有办法继续发展,经营下去了。
台湾实际在这时也没有接触到非常多的汉文化,台湾实在离中原文化中心过于遥远,何况还隔着难渡的海峡,他也就没能接触到汉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而因此台湾岛就并无很大的文化发展以及突破了。同时台湾也是一个不小的岛屿,四周临海,经过移民开发,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喜欢航海的西方国家就看到了台湾,他们认为台湾是一个非常好的歇脚点和补给地,于是就占领了台湾,对台湾进行殖民,这段时间就被称为荷兰殖民时期。
此时福建的郑成功就看不下去了,他决定要收复台湾。凭借着一场场巧妙的战斗,郑成功成功的收复了台湾,这份功劳也就被彰表了出来,郑家就开始在台湾发展。不久以后郑氏集团在台湾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了,他们的势力也已经成功的威胁到了清政府。而又由于郑家本来就是反清的,很有独立割据台湾的危险,清政府决定收回台湾。
而我们再往后推,由于清朝后期的腐败,台湾又被日本人抢了去,开始了日据时期。日本采取的是高压管理,台湾人民的地位要比日本殖民者低,非常不平等。但是同时日本的发展是很好的,台湾的经济和发展也就同时被带动了起来。日本在台湾建造了不少的工厂和一些更为先进的设施,台湾的发展也开始发生转变。
新中国建立之前,国共两党的内战最终是共产党胜出,蒋介石就率领着国民党众人退守台湾。蒋介石来到台湾后也采取了高压管理的方式,在最初是有游行反抗活动的产生的,但是由于国民党管理非常森严,最后也悄无声息了,这段时间也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台湾也在此时开始了发展,蒋介石开始向更远的方向看去,台湾开始借鉴西方的工业,科技而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吸引了不少的资金和投资,在世界取得了地位。但不久后,中国大陆也开始进一步的发展,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好,大陆同时也被世界认同,大陆就开始要慢慢取代台湾在亚洲和世界的地位了,那么台湾此时怎么办?
台湾在经历这些起伏后意识到要开始发展建设了,台湾启动了十大建设计划,这项计划非常成功,台湾的内部的经济上升,人均GDP在当时已达2万-6万美元不等。台湾也依据他是岛屿的优势开始向外贸易,连接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各个地区,台湾成功实现经济腾飞,同时和香港,新加坡,韩国并称亚洲四小龙。又因贸易,台湾开始接触了西方文化,虽有很大的一部分从大陆迁徙而来的人非常希望台湾也能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毕竟这样的老一辈越来越少,新一辈就产生了亲日,亲美的现象,而实际他们也不过只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罢了。
台湾经历的很多时间实际都和他是一个岛屿以及他的周边环境有很大关系,台湾是一个水草丰美,自然资源丰富的岛屿实际就造就了他有很多的殖民历史,很多的争抢。而台湾同时也作为一个岛屿具有很大的贸易优势,台湾的经济就可以发展起来,台湾实际上也是因贸易以及自身发展最终称为亚洲经济四小龙的。但是岛屿也非常的有限制,比如土地太小,没有办法开发更多,想建设却没有更多的空间,而又时常会受自然影响,受到损失。岛屿,即是台湾的优势,同时也是台湾的劣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