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老街上有一个麻花门脸, 一眼看去,敞开的窗口右边一个年轻的姑娘在卖麻花, 左边一个小伙子在搓麻花。 他们的后边有人在炸麻花, 都是现场操作,现做现卖。
搓麻花儿的小伙子动作非常的麻利, 一根儿切好的一扎长的面条, 他拿到手里弯成一个U型, 右手推U尾, 左手搓U身U头, 眨眼就变成了一根长长的带着劲道的U绳, 再把两股绳合二为一, 再合二为一, 一根扎长的麻花就成了, 从头至尾不过一分钟。
我被他变戏法一样搓麻花儿的功夫吸引了, 索性站在那儿边看边与他聊几句。
我:师傅,你做了几年了?
他:20年了。
20年了? 我歪着头看帽檐下那张白皙的脸, 感觉也就20多岁。 这个年龄已经做了20年了?
我:你多大呀?做了20年了?
他:40了。 20岁开始做。
我:一点儿也不像40呀。 20年一直做这个?
他:嗯,只会做这个。
20年,坐在板凳上,靠着面板,搓面绳儿。 同样的动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从开门到收工。 多么单调和乏味? 他说有时会有个人倒班, 多数时候是自己。 他说习惯了, 每天都挺开心的。
我问他一天能搓多少根,他说没数。 窗口有散装的麻花儿,也有装成盒的麻花。 来来往往顾客不断, 油锅里炸好的麻花也不断的被送到窗口。 后续的工作量和工作节奏,都取决于搓麻花的小伙子。
小伙子低着头,非常专注的搓麻花。 他的心思在面上, 他的力气在双手的推搓上。 可以用致心一处,来形容他的工作状态。
想到了"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想到了"熟能生巧", "术业有专攻", 如果说只是为了生存, 一技在手即可。 能在一点上用足功夫, 就拥有了生活的保障。 前提是能够静下心来, 用勤凿精。
常常听到说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就业难。 此话当真, 就自己称心的"业"的确不容易。 反观自己有"铺下身子当地种"的意识吗? 直白的说,有搓麻花小伙子的心态吗?如有,就会有业。
简书里,有人专攻诗,有人专填词, 有人注重小说,有人致心散文。 平心而论,他们都很出彩。
搓麻花儿,简单的工作,深刻的启迪。
网友评论